[实用新型]一种柱托换的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01701.X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豪;林鹏宗;李同群;任强;黎子涛;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固易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6 | 分类号: | E04G25/06 |
代理公司: | 广东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肖丽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托换 支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类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柱托换的支撑系统,包括多个主支撑机构,所述主支撑机构包括千斤顶、第一钢管、钢垫板a、钢垫板b和钢垫板c,千斤顶两端分别连接钢垫板a和钢垫板b,第一钢管与钢垫板b连接,所述第一钢管的另一端与钢垫板c连接;还包括与主支撑机构相互配合的多个辅助支撑机构和多个内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支撑体系安全可靠,对原结构影响小;2.有效降低施工成本;3.使施工便捷,极大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类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托换的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每年都会有大量新建建筑及改造建筑出现,但由于施工原因或是其它原因每年都会有建筑物出现质量问题,在建筑物的修复工程中,柱托换工程尤为常见,而柱托换工程的重点为支撑体系的设置,没有安全可靠的支撑体系,就无法做到完全卸掉需托换柱的荷载。
现常用的支撑体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在需托换柱边设置支撑钢管,支撑钢管顶在四周的梁上,采用上一层梁通过梁柱连接节点拖起需托换的柱;二是在需托换柱上下端设置围套托盘,通过植筋或螺杆与需托换柱固定,钢管或千斤顶支撑在上下托盘之间把需托换柱的荷载卸掉。但这两种支撑体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支撑体系一中支撑钢管顶在四周的梁上,依靠上一层梁通过梁柱连接节点拖起需托换的柱,梁柱节点承受需托换柱的全部荷载,容易造成节点破坏。支撑体系二中设置上下托盘需要大量钻孔植筋,对原混凝土结构破坏严重,且原结构存在钢筋,大量钻孔植筋会非常困难,若钻孔植筋布置不规整也会影响上下托盘的安装,使得施工变得复杂,增加了施工成本。为提出一种施工更加便捷、对原结构破坏更小的柱托换支撑体系,发明人进行了新的发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柱托换的支撑系统,其具有对原结构影响小、施工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柱托换的支撑系统,包括多个主支撑机构,所述主支撑机构包括千斤顶、第一钢管、钢垫板a、钢垫板b和钢垫板c,千斤顶两端分别连接钢垫板a和钢垫板b,第一钢管与钢垫板b连接,所述第一钢管的另一端与钢垫板c连接;还包括与主支撑机构相互配合的多个辅助支撑机构和多个内支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第二钢管、钢垫板d和钢垫板e,第二钢管上端连接钢垫板d,下端连接钢垫板e。
进一步的,所述钢垫板d上设置有钢楔子a和钢楔子b,钢楔子a和钢楔子b相互挤压。
优选的,所述钢垫板c和钢垫板e均安装有多个化学锚栓。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机构包括第三钢管,第三钢管设置在缺陷柱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钢管内填充有高强灌浆料。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柱托换的支撑系统,包括多个主支撑机构,所述主支撑机构包括千斤顶、第一钢管、钢垫板a、钢垫板b和钢垫板c,千斤顶两端分别连接钢垫板a和钢垫板b,第一钢管与钢垫板b连接,所述第一钢管的另一端与钢垫板c连接;还包括与主支撑机构相互配合的多个辅助支撑机构和多个内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支撑体系安全可靠,对原结构影响小;2.有效降低施工成本;3.使施工便捷,极大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垫板c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钢楔子a和钢楔子b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固易特种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固易特种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1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阻滑装置
- 下一篇:转子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