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式浆池细粉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10617.4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8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童天灿;谢越林;谭佐文;欧锦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8 | 分类号: | B01D1/18;B01D1/3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式浆池细粉 回收 装置 | ||
1.循环式浆池细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塔(1)、除尘装置(2)、浆池(5)以及水箱(4);
其中,所述喷雾塔(1)设有气流入口(11)、废气出口(12)以及成品出料口(13),工作状态下所述气流入口(11)、所述废气出口(12)以及所述成品出料口(13)沿着重力方向由上至下依次排布;
所述喷雾塔(1)内还设有与浆料源头相连通的雾化喷洒装置;
所述除尘装置(2)设置成用于净化处理由所述废气出口(12)排出的粉末气体,且所述除尘装置(2)设置成用于将收集的粉末排入到所述浆池(5)内,所述水箱(4)与所述浆池(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浆池细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浆料调配结构;
所述浆料调配结构包括控制系统、粉末回收斗(3)、粉末下料控制结构(36)、皮带秤(35)、以及水量释放装置;
所述粉末下料控制结构(36)设置在所述粉末回收斗(3)的出料端口上,以能够控制所述粉末回收斗(3)是否排放粉末;
所述粉末回收斗(3)与所述除尘装置(2)连接,以容纳所述除尘装置(2)收集到的粉末;
所述皮带秤(35)设置在所述粉末回收斗(3)和所述浆池(5)之间,以使得所述粉末回收斗(3)能够通过所述皮带秤(35)的传输将粉末输送给所述浆池(5);
所述水量释放装置设置在所述水箱(4)与所述浆池(5)之间,以能够控制所述水箱(4)向所述浆池(5)输送的水量;
所述粉末下料控制结构(36)、所述皮带秤(35)和所述水量释放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除尘装置(2)、所述粉末回收斗(3)、所述粉末下料控制结构(36)、所述皮带秤(35)以及所述浆池(5)依次排布衔接,以使得所述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所述皮带秤(35)实时地监测输送给所述浆池(5)的粉末重量,并根据预设的粉末与水重量比例值通过所述水量释放装置调控所述水箱(4)向所述浆池(5)输送的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式浆池细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2)包括旋风除尘器(21),所述旋风除尘器(21)设有第一废气入口、第一粉尘收集出口以及第一净化气体出口,所述第一废气入口与所述废气出口(12)相连接,所述第一粉尘收集出口与所述粉末回收斗(3)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式浆池细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2)还包括布袋除尘器(22),所述布袋除尘器(22)设有第二废气入口和第二粉尘收集出口,所述第二废气入口与所述第一净化气体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粉尘收集出口与所述粉末回收斗(3)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式浆池细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下料控制结构(36)为气动闸阀;
所述粉末回收斗(3)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粉尘收集出口和所述第二粉尘收集出口均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皮带秤(35)对齐衔接,所述粉末下料控制结构(36)设置在所述出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式浆池细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位监测器(34);
所述料位监测器(34)设置在所述粉末回收斗(3)内,以监测所述粉末回收斗(3)内粉末的堆积的高度,所述料位监测器(34)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控连接,以使得所述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所述料位监测器(34)检测到的所述粉末回收斗(3)内粉末的堆积的高度值,指令所述皮带秤(35)的传输速度,传输速度与高度值成正比例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式浆池细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释放装置包括比例调节阀(81)、流量计(82)以及排水管(83);其中,所述排水管(83)一端与所述水箱(4)连接,所述排水管(83)另一端与所述浆池(5)连接,所述比例调节阀(81)和所述流量计(82)均设置在所述排水管(83)上,且所述比例调节阀(81)和所述流量计(82)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06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芯熔断结构、电池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板材质量检测用施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