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效果好的阀井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14963.X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3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华;李青常;宋章亮;孙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市三联调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F24F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76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效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井设备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排气效果好的阀井,包括高于地表的第一阀井壁和深入地表的第二阀井壁,所述第一阀井壁和所述第二阀井壁围成井室腔,所述第一阀井壁设有连通所述井室腔与外界的进风口,所述第一阀井壁或所述第二阀井壁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对应设置有与其连接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连通所述井室腔与外界,所述井室腔底部的空气能够借由所述通风管道排至外界。通风管道能够作为井室腔底部与外界连通的媒介,对气流具有聚集引导作用,井室腔底部的空气能够沿通风管道形成的通风路径排至外界,进而提高了井室腔底部的透气性,确保了井室腔底部空气的新鲜,保障了检修人员下井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效果好的阀井。
背景技术
地埋式管道工程中,管道需要阀井的配合以在地表下方埋设分布。阀井为设置于地表以下的腔室,为了确保阀井以内的管道的使用安全,需要定期派人员下井检修,由于阀井的透风性差,内部长期不通风而可能积攒对检修人员造成危害的气体,对检修人员的下井检修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阀井的透气性,现有技术在阀井地表以上的位置设置对流的进风口和排风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阀井顶部的排风效果,但由于阀井在地表以下也存在大量的空间,而现有的这种排风结构不能解决阀井底部的排风问题,导致阀井底部依然存在积存有害气体的问题,对检修人员的下井检修工作带来威胁。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效果好的阀井,以使阀井的底部空间也具有良好的透风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排气效果好的阀井,包括高于地表的第一阀井壁和深入地表的第二阀井壁,所述第一阀井壁和所述第二阀井壁围成井室腔,所述第一阀井壁设有连通所述井室腔与外界的进风口,所述第一阀井壁或所述第二阀井壁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对应设置有与其连接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连通所述井室腔与外界,所述井室腔底部的空气能够借由所述通风管道排至外界。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排气效果好的阀井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井壁,所述通风管道设置于所述井室腔内,并由所述排风口延伸至所述井室腔底部。
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井壁的底部侧壁,所述通风管道外置于所述井室腔,并由所述排风口延伸至地表以上。
所述通风管道贴靠于所述第一阀井壁和所述第二阀井壁延伸设置。
所述通风管道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阀井壁和所述第二阀井壁。
所述进风口与地表的轴向距离D,满足D≥200mm。
所述进风口可拆卸地连接有挡沙窗。
所述通风管道在与外界连通的一端连接有轴流风机。
所述第一阀井壁的轴向高度为H1,所述第二阀井壁的轴向高度为H2,H2:H1满足2.5:1~3:1。
所述第一阀井壁与所述第二阀井壁可拆卸装配;或者,所述第一阀井壁与所述第二阀井壁一体成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与排风口连通的通风管道,通风管道能够作为井室腔底部与外界连通的媒介,对气流具有聚集引导作用,井室腔底部的空气可以借由外部抽气设备,从通风管道的进口汇集并沿通风管道形成的通风路径快速排至外界,进而提高了井室腔底部的透气性,确保了井室腔底部空气的新鲜,保障了检修人员下井作业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市三联调水有限公司,未经日照市三联调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4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插板架结构的组合式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蓝宝石晶体的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