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支柱上安装座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19603.9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2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韦栋;陈宋兵;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柱 安装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支柱上安装座及车辆,包括上安装座本体,所述上安装座本体为铝制铸造件,上安装座本体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该通孔内壁设有环形凸起,通孔上部与环形凸起上侧面形成与衬套对应配合的第一筒体,通孔下部与环形凸起下侧面形成与缓冲块对应配合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上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中部设有过孔;所述衬套包括外套管、内骨架以及设于内骨架和外套管之间的橡胶体,所述外套管与第一筒体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内骨架周沿包覆有嵌件,所述橡胶体上设有与嵌件对应配合的凹槽。其重量较轻,衬套的动、静刚度可调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具体涉及前支柱上安装座及车辆。
背景技术
前支柱上安装座是汽车底盘领域悬架系统的重要弹性元件,前支柱上安装座安装在前支柱减振器的顶部,其主要作用包括:弹性连接前支柱减振器与车身,避免悬架受力时前支柱减振器的损坏;与前支柱减振器和螺旋弹簧、缓冲块一起作用,缓冲地面对车身的冲击、抑制车轮的振动、隔离路面激励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为悬架系统提供适当的动、静刚度和耐疲劳性,提高整车的操稳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其中双通道的前支柱上安装座目前应用最为普遍。双通道指的是上安装座所受到的弹簧力和减振器阻尼力是分开传递的,弹簧力通过上安装座的壳体传递到车身,而减振器阻尼力则是通过上安装座的橡胶隔振后传递给车身。
参见图1,所示的现有前支柱上安装座包括上壳体8、现有衬套10、螺栓7、下壳体9和缓冲块底座15组成,现有衬套10压装在上壳体8中,上壳体8、下壳体9和缓冲块底座15则以焊接的方式组合成一体,与车体连接的螺栓7铆压在上壳体8和下壳体9上,而现有衬套10由现有外套管101、现有橡胶体102和现有内骨架103硫化在一起,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重量较重,上壳体8、下壳体9和缓冲块底座15均为钢板冲制件,现有衬套10的现有内骨架103为锻件或机加件,故上安装座整体重量较重;
2、现有衬套10的动、静刚度的可调性差,结构一旦定型后仅能通过调整现有橡胶体102的硬度或配方等来调整动、静刚度;
3、加工制造工序多,工艺复杂,整个上安装座的制造设计冲压、机加、硫化、焊接、涂装等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支柱上安装座及车辆,其重量较轻,衬套的动、静刚度可调性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支柱上安装座,包括上安装座本体,所述上安装座本体为铝制铸造件,上安装座本体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该通孔内壁设有环形凸起,通孔上部与环形凸起上侧面形成与衬套对应配合的第一筒体,通孔下部与环形凸起下侧面形成与缓冲块对应配合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上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中部设有过孔;所述衬套包括外套管、内骨架以及设于内骨架和外套管之间的橡胶体,所述外套管与第一筒体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内骨架周沿包覆有嵌件,所述橡胶体上设有与嵌件对应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外套管和嵌件均为塑料件。
进一步,所述盖板为铝制铸造件。
进一步,所述盖板与上安装座本体铆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上安装本体设有径向延伸的支耳,所述支耳上铆接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螺栓。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前支柱上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安装座本体为铝制铸造件,并且通过在上安装座中部通孔内壁设置环形凸起,以环形凸起作为分界支撑部形成与衬套对应配合的第一筒体和与缓冲块对应配合的第二筒体,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96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卸砟车防侵限装置
- 下一篇:便于瓶体取放的疫苗瓶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