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腭侧微种植体植入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22797.8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9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刘晶晶;袁丽仙;赵瑞峰;安维康;张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腭侧微 种植 植入 导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腭侧微种植体植入导板,包括引导部、固位部和连接部,所述的引导部贯通设置在连接部的上部,所述的固位部固定安装在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的固位部包括多个半包围结构的单臂卡环,所述的单臂卡环与对应牙齿表面形状匹配。本实用新型中的固位部使用半包围结构的单臂卡环进行固位,使得在牙齿腭侧进行微种植体植入时无需取下患者牙齿上的弓丝,可直接进行植入,简化了种植的步骤;此外,现有技术中微种植体植入时咬合固位式无法实现腭侧种植,本实用新型中的半包围结构的单臂卡环能够实现腭侧种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技术领域,涉及口腔正畸牙齿矫正,具体是一种腭侧微种植体植入导板。
背景技术
目前,微小种植体在正畸临床的应用率较高,其植入成功率在70-90%不等,大量研究表明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触及或损伤邻牙牙根。临床上,医生植入微小种植体时以X线片为参考,依据经验来确定种植体植入的方向和位点,因此牙根的接触率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关。在此种情况下结合患者自身软硬组织解剖情况且在植入过程中可以引导微小种植体植入方向及位置的导板被研发。 2007年,Kim采集患者骨组织的CBCT的数据设计出一种导板,但是由于缺乏软组织的数据,因此植入时的精度不高;2016年,仇玲玲设计的导板在采集患者骨组织CBCT的数据的同时,设计缓冲距离来减少软组织数据缺失带来的影响,但由于依旧缺乏软组织的数据,因此植入精度仍不高;2018年,陈妍曲设计一种种植体植入导板,采集骨组织的CBCT数据及软组织的口扫数据,但由于缺少种植体尺寸的数据,因此植入精度仍受到影响,植入的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腭侧微种植体植入导板,解决现有技术中腭侧微种植体植入时咬合固位式无法实现种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腭侧微种植体植入导板,包括引导部、固位部和连接部,所述的引导部贯通设置在连接部的上部,所述的固位部固定安装在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的固位部包括多个半包围结构的单臂卡环,所述的单臂卡环与对应牙齿表面形状匹配。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具体的,所述的连接部为类几字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的引导部为两个圆筒状的引导管,两个所述的引导管对称设置在几字形结构的两个拐角处。
具体的,所述引导管的长度为12mm,内径为4.5mm,外径为6mm。
具体的,所述的单臂卡环的末端伸入对应牙齿倒凹部的深度为0.25mm。
具体的,所述的单臂卡环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mm~1.5mm。
优选的,所述的单臂卡环的厚度为1.5mm。
具体的,所述的引导部、固位部和连接部均采用3D打印的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Ⅰ)本实用新型中的固位部使用半包围结构的单臂卡环进行固位,使得在牙齿腭侧进行种植体植入时无需取下患者牙齿上的弓丝,可直接进行植入,简化了种植的步骤;此外,现有技术中腭侧微种植体植入时咬合固位式无法实现腭侧种植,本实用新型中的半包围结构的单臂卡环能够实现腭侧种植。
(Ⅱ)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采用类几字形的结构,使得导板与患者口腔的腭侧紧密贴合,进一步加强了导板的固位,提高了微种植体植入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引导部,2-固位部,3-连接部,4-单臂卡环, 5-牙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2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封严结构及封严条
- 下一篇:一种喷涂设备用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