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28004.3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4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曹荣幸;王易;李名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B60R19/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唐攀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防止 保险杠 下沉 格栅 骨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包括格栅骨架本体,所述格栅骨架本体的上端分布有向内延伸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格栅骨架本体上端的中部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支座,所述格栅骨架本体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向内凸起的第二支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前保险杠总成装配在车身前部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支撑在车身的前端模块上,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或者是变形,避免保险杠与引擎盖、大灯等部件之间产生较大间隙,有助于保证车身在前保险杠位置的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饰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总成安装在车辆的头部和尾部,一般采用注塑件构成,其主要作用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缓冲机械撞击力,保护前后车体。
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消费者是越来越重视车辆的外观质量,保险杠总成作为一种车身外饰部件,除了具有缓冲吸能的作用之外,还兼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前保险杠总成(包括格栅)的安装结构为:上部与车身水箱横梁固定搭接,两侧与翼子板上的塑料支架固定卡接,下部与车身支架或水箱横梁固搭接定,采用此种方式安装前保险杠总成,前保险杠总成容易在自重的作用下下沉,从而导致保险杠与引擎盖、大灯、翼子板等部件之间产生较大间隙,严重降低了车身的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以解决前保险杠总成容易在自重的作用下下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包括格栅骨架本体,其关键在于:所述格栅骨架本体的上端分布有向内延伸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格栅骨架本体上端的中部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支座,所述格栅骨架本体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向内凸起的第二支座。
采用上述结构,连接块通过螺钉固定在车身前端模块上,整个前保险杠总成装配完成后,第一支座支撑在车身前端的上横梁上,能够承载保险杠的总重量,防止保险杠的中部下沉,避免保险杠与引擎盖之间产生间隙,左右两端的第二支座支撑在车身前端的下横梁上,能够防止保险杠的两端下沉,避免保险杠左右两端与大灯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保证车身前端的外观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座被构造成U型结构,其下侧和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一加强肋与格栅骨架本体一体成型,第二支座被构造成块状结构,其下侧阵列分布第二加强肋,所述第二加强肋与格栅骨架本体一体成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以提升其承重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座位于格栅骨架本体端部中偏下的位置。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能够对应支撑在车身前端的下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前保险杠总成装配在车身前部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支撑在车身的前端模块上,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或者是变形,避免保险杠与引擎盖、大灯等部件之间产生较大间隙,有助于保证车身在前保险杠位置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格栅骨架的俯视图;
图2为格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内侧视角);
图3为格栅骨架在车身前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8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眉头柜体一体式低压配电柜
- 下一篇:智能娱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