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37026.6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0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宋伟康;胡吉庆;王海渊;邓嫦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0 | 分类号: | H01H50/00;H01H9/44;H01H9/34;H01H50/12;H01H5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赵云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括基座组件和动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和静触头,动触头包括接触桥以及设置在接触桥一侧两端的两个动触点,两个静触头并排间隔设置在基座上分别与两个动触点配合;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灭弧系统,灭弧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基座上的金属导磁导弧片和灭弧室,动触头、静触头和灭弧室均位于两个金属导磁导弧片之间,两个灭弧室分别位于接触桥的两端,每个灭弧室的入口均与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后形成的分断间隙相对配合,每个金属导磁导弧片一端与其对应的静触头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灭弧室处;所述电磁继电器,其灭弧系统结构简单,灭弧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由于靠近负载侧配电损耗小、灵活多变、适应性强,已成为光伏发电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分布式光伏系统中的组串式逆变器,提高其输出能量功率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随着组串式逆变器的功率从几KW提升至现有的275KW,针对配电电路所用的大功率继电器,其额定负载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也需要逐渐提高,而随着电磁继电器的额定负载的提高,其分断产生的电弧能量极高,利用交流电在过零时熄灭电弧已不可行,而电弧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放任电弧灼烧触点及周围的结构件,均会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导致触点快速燃烧消耗,降低产品寿命,严重时甚至会使触点熔融粘连,引出产品失效,以及导致结构件劣化甚至损坏,进而引起产品参数下降,并进一步导致功能失效。
现有电磁继电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熄灭电弧:
1、采用磁场吹弧方式灭弧,例如中国专利CN210692443U,采用数个固定放置的永磁体产生特定磁场,从而对主电回路中产生的电弧进行偏转、拉长,使得电弧熄灭,这对于负载直流电路而言,明确了电流方向并规定了磁场方向,才能使电弧朝预定方向偏转,并且当电弧能量较大时,由于磁场强度是恒定的,其灭弧效果也极其有限;而对于负载交流电路时,由于电流大小方向是变化的,电弧偏转方向并不明确,并有可能导致副作用。
2、采用导弧片分散和熄灭电弧,例如中国专利CN107045955B,采用在动/静触点外侧放置1到2个导弧片,引导飞出的电弧沿导弧片方向移动,并使得电弧分散成多段降低电弧能量,从而熄灭电弧;但由于导弧片与触点距离较大,由于电弧弧根的运动特性,使得电弧弧根难以直接转移到导弧片,电弧对触点的烧损程度并未得到本质性减轻,并且当电弧完全转移到导弧片上后,由于热气流反射触点间尚存在高温游离气体,在电弧电压下出现热击穿,进而导致触点重复灼烧,降低产品使用寿命。
3、采用灭弧栅+磁吹方式灭弧,例如中国专利CN102820172B,通过永磁体产生的恒定磁场将电弧偏转并导入均匀设置的灭弧片间,提升了产品的介质恢复速度,从而快速熄灭电弧,但由于仍是采用恒定磁场偏转电弧,存在与磁场吹弧方式灭弧相同的问题,而且由于电弧转移到灭弧栅片后,电弧形成短弧后,电弧电压突然升高,而动/静触点间的介质恢复强度偏低,从而导致背后区域击穿,影响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灭弧系统结构简单,灭弧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括基座组件和动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和静触头,动触头包括接触桥以及设置在接触桥一侧两端的两个动触点,两个静触头并排间隔设置在基座上分别与两个动触点配合;
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灭弧系统,灭弧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基座上的金属导磁导弧片和灭弧室,动触头、静触头和灭弧室均位于两个金属导磁导弧片之间,两个灭弧室分别位于接触桥的两端,每个灭弧室的入口均与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后形成的分断间隙相对配合,每个金属导磁导弧片一端与其对应的静触头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灭弧室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7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盘双驱动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的动静脉压力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