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片辊压装置及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37095.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2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毅;丁亚男;侯月朋;杨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3/04 | 分类号: | B30B3/04;B30B15/00;H01M4/04;H01M4/139;H01M4/1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片辊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辊压装置,该辊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极片输送路径上的压型机构,压型机构包括位于极片下方的下压辊,以及位于极片上方的上压辊,下压辊具有成波浪状的第一外部型面,上压辊具有与第一外部型面相吻合的第二外部型面,极片经由对置的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的压型后,输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可将极片压型为波浪状,以便于增加由该极片制成的电芯的电解液储量,提高使用该极片的动力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水解蓄电池的电极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片辊压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由该极片辊压装置制备的极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动力电池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针对高能量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渴求尤为突出。
现有的动力电池的电芯一般由极片堆叠或者卷绕而成,而现有的极片在经过辊压装置辊压后,多呈平整的板状。使用现有技术制成的电芯中电解液的储存空间较小,因而只能游离有较少的电解液。
此外,为了便于将动力电池安装在汽车上,越来越多的汽车采用长电芯的动力电池。但由于长电芯的极片长度较大,电芯中间的电解液较难浸润,同样会导致动力电池,特别是长电池中间游离电解液较少。
综上所述,现有的动力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若干次后,电池中的电解液被逐步的消耗尽,于电芯中间形成了循环死区,此时,电池内部其他的区域的电解液也被消耗殆尽,电池的循环寿命会大打折扣。电池循环寿命降低将严重影响电池寿命,以及用户使用。
为了提高动力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如公开号为CN106531961B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极片辊压装置,其具体公开了使用表面均匀布设有若干凸台的压辊在极片上开设凹槽,以增加使用由该装置压花后的极片制作的电芯的电解液储存空间,进而提升该电芯游离电解液的含量,达到提高使用该极片的动力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的目的,但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需要在极片上开设凹槽,该技术只适用于对厚极片进行加工,适用范围小;
2、在电极片上开设凹槽,会破坏电极片的结构,对使用该种电极片的动力电池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极片辊压装置,以制备能够提高动力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的极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极片辊压装置,该辊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极片输送路径上的压型机构,所述压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极片下方的下压辊,以及位于所述极片上方的上压辊;所述下压辊具有成波浪状的第一外部型面,所述上压辊具有与所述第一外部型面相吻合的第二外部型面;所述极片经由对置的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的压型后,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辊被构造为可驱动的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辊由多个并排设置的上压分辊拼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辊被设置为因驱动而具有靠近所述下压辊的下压运动。
进一步的,于所述下压辊和所述上压辊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压型机构的下游,设有处理所述压型机构输出的所述极片的处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压型机构下游的、测量所述极片厚度的测厚装置,设置在所述测厚装置下游的辊压机构,以及将所述辊压机构输出的所述极片收卷的收卷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7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