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38231.4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4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青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5/00 | 分类号: | F16D15/00;F16D2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谢晓德;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包括离合器本体,离合器本体的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中间设置有与输入轴同步旋转的内板,内板的左右端面对称设置有环形滚道,环形滚道上均沿圆周均布有多个首尾相接的坡道,两侧坡道左右对称且与同侧外板上圆周嵌设的多个滚动体滚动配合。由于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上的滚动体在内板两侧左右对称,坡道对称且连续,所以内板各受力点左右平衡,内板厚度可以做得较小,降低内板转动惯量,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涉及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离合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离合器领域,为了减小对离合器致动器的动力要求,降低致动器的体积和成本,利用滚动体在滚坡道上滚动产生凸轮效果的增力技术得到应用,滚动体在坡道上从低到高的滚动对坡道背侧的摩擦副产生挤压,增加了摩擦副的压力,减少对致动器的动力要求,但主动件与被动件的动力传递仍然通过摩擦副传动,摩擦副的成本没有降低,摩擦副滑磨过程产生大量热量、磨屑没有减少,这对离合器、变速器或相关机械设备有不利影响;此外,现有技术的滚坡道基本都是在基板上设置多个坡道且多个坡道不连续,滚动体与滚坡道一一对应,单向起作用,限制使用范围,如果滚动体在坡道上的移动跟随传动轴,应用在汽车变速器离合器上势必造成摩擦副输入输出端转速没有足够的同步过程、从而造成换挡冲击,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速高,挡位少,挡位速差大,换挡过程摩擦副输入输出端转速若没有足够的同步过程冲击更加严重,如果利用电机或电磁装置控制滚动体的移动,则成本增加,换挡控制难度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合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合器,包括离合器本体,离合器本体的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中间设置有与输入轴同步旋转的内板,内板的左右端面对称设置有环形滚道,环形滚道上均沿圆周均布有多个首尾相接的坡道,两侧坡道左右对称且与同侧外板上圆周嵌设的多个滚动体滚动配合。
优选的,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靠近内板的端面均沿圆周均布有若干个滚动体槽组,每个滚动体槽组包括至少一个滚动体槽,每个滚动体槽内嵌设滚动体;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的滚动体与滚动体槽一一对应,且以内板为中线左右对称。
优选的,滚动体与滚动体槽的形状与大小相适应,滚动体在滚动体槽内可绕滚动体轴线自转,滚动体为圆球体或圆柱体或圆锥体,相应地滚动体槽为圆弧槽或圆柱槽或锥形槽。
优选的,每个坡道以经过内板轴线、径向穿过两坡峰直线的平面为中心呈两边对称。
优选的,坡道的形状与滚动体外形相适应;无论输入轴往哪个方向旋转,任意相邻的两个滚动体在对称的坡道上若一个在上坡,则另一个在另一边下坡道,坡道数量等于滚动体数量或不等于滚动体数量,设滚动体数量为n1,n1为偶数,坡道数量为n2,则n2=1/2×n1×n,n为整数,以利于离合器的内板、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受力均衡且波动小。
优选的,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分别通过外侧花键与离合器鼓滑动连接,第二外板右侧设置有卡簧,用于限制第二外板相对离合器鼓右移最大距离,内板内侧设置有离合器毂,离合器的内板通过内侧花键与离合器毂滑动连接,或者内板直接与离合器毂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外板左侧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两端分别抵接离合器的第一外板和离合器鼓,弹性体为螺旋压缩弹簧或波形弹簧或蝶形弹簧或橡胶块;初始状态下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在弹性体的弹力作用下将全部或部分滚动体压紧,并在坡道斜面的作用下限制内板相对第一外板、第二外板转动;第一外板右下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壳体固定连接,挡板限制第一外板右移最大距离;离合器鼓左侧设置有推盘,推盘通过外侧花键与壳体滑动连接;推盘左侧设置有致动装置,致动装置为液压装置或气压装置或电磁装置或电机装置或凸轮装置;离合器毂与输入轴固定连接或通过花键滑动连接,离合器鼓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或通过花键滑动连接,离合器结合时,输入轴的动力依次通过离合器毂、内板、滚动体、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离合器鼓向输出轴传递;离合器分离时,内板与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相对转动,离合器不传递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青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青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8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热型中药液袋
- 下一篇: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止动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