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急诊手术患者反流和误吸的双囊式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38786.9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8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王兰芬;梁吉;黄华丽;李昉洲;赵仰旭;刘存振;黄路生;梁斌;李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陈剑锋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急诊 手术 患者 双囊式胃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急诊手术患者反流和误吸的双囊式胃管。该双囊式胃管包括胃管管体,胃管管体的插入端设有侧孔,胃管管体的外壁沿长度方向设有标记刻度,胃管管体的插入端还设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侧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沿胃管管体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且第一气囊位于贲门下方,第二气囊位于食道内。该双囊式胃管可以防止急诊手术患者胃内容物反流,从而消除或降低患者误吸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预防急诊手术患者反流和误吸的双囊式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在围术期普遍应用,尤其是饱胃、存在胃排空障碍、上消化道大出血和昏迷等的急诊手术患者,常因禁饮禁食时间未达规定要求但因病情紧急而行手术治疗,容易在麻醉诱导阶段出现反流和误吸,导致急性呼吸道梗阻、严重的化学性肺炎、Mendelson综合征、吸入性肺不张等,甚至死亡。通常,可在麻醉诱导前留置胃管,通过负压吸引胃内容物预防反流和误吸。但是,受限于传统胃管孔径较小或贴壁而导致只能引流部分液体和较小固体食物,对于大块固体(食物或血块)常难以引流。当麻醉诱导时,由于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导致胃内难以经胃管引流的液体和固体涌出,而出现误吸风险。另外,传统胃管常使用胶布进行简单固定,牢固性不佳,常因胃管发生滑动或移位而导致引流位置不确定。因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胃管进行改良,以满足急诊手术患者围术期特殊需求,确保麻醉诱导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防急诊手术患者反流和误吸的双囊式胃管,以防止或降低围术期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急诊手术患者反流和误吸的双囊式胃管,包括胃管管体,胃管管体的插入端设有多处侧孔以满足不同方向的吸引或引流,胃管管体的外壁沿长度方向设有标记刻度,胃管管体的插入端还设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两气囊间距5cm,以防止贲门括约肌被气囊压迫造成缺血或坏死),所述侧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沿胃管管体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且第一气囊位于贲门下方,第二气囊位于食道内。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气囊鼓起时呈水滴形,并且第一气囊尖细的一端小于贲门口径,膨大的一端大于贲门口径,尖细的一端用于插入并堵住贲门。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气囊鼓起时呈圆柱形,并且第二气囊的直径大于食道内径。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气囊下端为弧形,并且第二气囊外壁间隔设有朝向胃管管体插入端的环形凸起。
作为优选方案,胃管管体内设有螺旋钢丝,胃管管体位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节段的内壁均设有螺旋凹槽,螺旋钢丝嵌入螺旋凹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胃管管体内还设有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第一通路与侧孔连通,第二通路与第一气囊连通,第三通路与第二气囊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胃管管体位于体外的一端设有注射口、第一充气阀和第二充气阀,注射口与第一通路连通,第一充气阀与第二通路连通,第二充气阀与第三通路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胃管管体内还设有导丝。
作为优选方案,胃管管体的插入端头部为大于管身直径的圆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双囊式胃管使用时,可以根据管体外刻度插入合适深度,然后对第一气囊注入空气,轻轻牵拉胃管使得第一气囊贴近并堵住贲门,可以有效阻挡胃内容物反流涌出,可避免患者误吸;再对第二气囊注入空气,第二气囊可以固定于贲门上方食管内,既增强胃管稳固性以避免胃管滑动,又可作为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第二道防御措施。另外,在第一气囊节段内设置螺旋钢丝嵌入螺旋凹槽内,既可防止气囊压力过大导致胃管腔变形,也可作为经剑突下B超证实第一气囊在贲门下正确位置的指示标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8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