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菱镁产业的调峰数据转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46650.2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9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宁辽逸;梁凯;刘宇;贺欢;祝湘博;王宝瑞;李喜旺;蔡明;王群;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9/00 | 分类号: | H04Q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产业 数据 转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菱镁产业的调峰数据转发装置,装置包括有线、无线千兆网卡,处理器,5G通信模组,北斗定位模组,国密安全身份认证模组。装置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收集菱镁企业熔镁炉生产指标,经过处理器转换以及安全身份认证后,再通过5G专线网络上报给虚拟电厂,以便虚拟电厂对菱镁生产进行调峰控制,实现虚拟电厂及电网调度系统实时有效的对菱镁生产进行数据采集与指令收发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菱镁产业的调峰数据转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菱镁产业大多数生产设备简陋,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过程缺乏现代化监测、控制手段。通过人工开放式操作,且多凭借经验,造成生产品质不高、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同时,由于数据传输通讯接口不一致造成各菱镁企业生产参数采集程度不同,采集方式不统一。且电力产业属于国家命脉领域,所以对于安全隔离机制有严格要求,而传统菱镁产业的生产数据安全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电网调度的接入要求。即使少量企业满足电网安全接入要求,但数据传输速率低下,数据实时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菱镁产业的调峰数据转发装置,该装置通过内置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蓝牙模组多种方式采集菱镁炉传感器上报的生产数据,汇总与数据处理后经过国密安全身份认证芯片,最终通过5G电力安全专网接入电网调度内网。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菱镁产业的调峰数据转发装置,将该装置设置在负荷侧工控设备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连接虚拟电厂及电网调度系统对菱镁生产进行数据采集与指令收发,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壳体内部的处理器和与其分别电性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有线网卡、存储器,设于壳体上的有线通讯接口、天线、5G网卡槽、电源接口;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5G模组、Wi-Fi模块、北斗/GPS模块;
所述天线在装置壳体内部分别连接各个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无线连接虚拟电厂上位机装置及电网调度系统;
所述有线通讯接口在装置壳体内部通过有线网卡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在壳体外部连接菱镁生成现场负荷侧工控设备传感器、虚拟电厂上位机装置;
所述5G网卡槽安插5G无线网卡,在装置壳体内部与5G模组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电源,为装置壳体内部的各个器件供电。
所述5G模组通过M.2接口连接处理器;所述Wi-Fi模块通过PCIe接口连接处理器;所述北斗/GPS模块通过M.2接口连接处理器。
所述有线通讯接口包括:若干个网口、光线插口以及USB接口;所述网口通过网线连接菱镁生成现场负荷侧工控设备传感器、调参计算机,所述光线插口通过光纤连接虚拟电厂上位机装置,所述USB接口为扩展接口。
所述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的12V直流电源,所述电源接口通过变压器将外部220V将至12V直流电源。
所述菱镁生成现场负荷侧工控设备传感器为菱镁生产现场的熔镁电极。
所述装置壳体上还设有若干指示灯,分别连接装置壳体内部各器件显示工作状态。
所述天线包括至少1个5G/LTE天线、至少一个Wi-Fi天线、至少一个蓝牙天线以及至少一个北斗天线;所述LTE/5G天线连接5G模组,所述Wi-Fi天线连接Wi-Fi模块,北斗/GPS天线连接北斗/GPS模块,所述蓝牙天线连接5G模组。
所述壳体材质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46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发酵效率的发酵罐
- 下一篇:一种纸尿裤生产用布料切割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