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香叶揉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50633.6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6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牛刚;文雪芬;詹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林鹏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桂林洋开发***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香 叶揉捻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沉香叶揉捻装置,包括:底板,其底端焊接有底架,且底架上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和伸缩气缸,并在底板上表面设置揉捻盘,所述揉捻盘的底端翻转式装配有若干底盘体,且各个底盘体之间的连接端通过折叠垫封闭式连接;转筒,其分布于揉捻盘上方,且转筒外壁焊接有固定环;其技术要点为:在揉捻盘内设置若干底盘体,利用伸缩气缸带动盖板进行转动,可对各个底盘体之间形成的通口进行封闭,在揉捻处理后使得物料从通口漏出,避免进行后续对物料进行取出的操作;在螺纹杆上设置内架体,通过转动内轴套,使得整个压板的高度在转筒内得以调节,方便进行后续的压料处理,整体结构设计简单,调节处理时极为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揉捻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沉香叶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可保持茶叶纤维组织不致破坏,且能确保茶叶品质均一,操作简便的机器,称之为茶叶揉捻机;它主要设有一莲花座,一传动组,及一卷布杆,莲花座设有数片莲花片由传动组带动莲花片做开、合之动作,对茶叶进行揉捻及压缩,并由另一驱动马达带动莲花座旋转,并配合卷布杆,将布质袋自动绕卷成结,令布质袋之容置空间逐渐缩小,达到对茶叶双重揉捻及缩小体积之功能;在具体进行揉捻操作时会出现如下技术问题:一是,对物料进行揉捻处理后,物料需要从揉捻盘上取下,并进行后续的人工收集处理操作;二是,传统对整个压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是通过拧动螺杆的方式,需要将螺杆拧松后再拧紧,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香叶揉捻装置,解决现有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沉香叶揉捻装置,包括:
底板,其底端焊接有底架,且底架上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和伸缩气缸,并在底板上表面设置揉捻盘,所述揉捻盘的底端翻转式装配有若干底盘体,且各个底盘体之间的连接端通过折叠垫封闭式连接;
转筒,其分布于揉捻盘上方,且转筒外壁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揉捻盘之间通过设置若干传动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任意一组传动件转动;以及
螺纹杆,其焊接于内架体一侧,且螺纹杆的表面装配有用于封盖转筒内腔的内架体。
进一步的,各个相邻所述底盘体的连接端均焊接有相互卡装的卡片,所述折叠垫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底盘体,各个所述底盘体之间形成的槽口上装配有盖板,所述伸缩气缸配套的活塞杆与盖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气缸与驱动电机呈相邻式分布,所述伸缩气缸底端和伸缩气缸配套活塞杆的一端均配套有轴承座,该活塞杆上的盖板与任意一个底盘体之间通过设置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包含两组横杆、一组柱杆以及两组轴承件组成,所述柱杆焊接于揉捻盘外壁,其中一组轴承件装配于柱杆顶端,两组横杆之间装配有另一组轴承件,且两组横杆用于连接柱杆和固定环。
进一步的,所述内架体包含架杆、内轴套以及外轴套,所述内外轴套之间通过设置若干滚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轴套比外轴套的长度多出1-2cm,且内轴套延伸到外轴套外部分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转筒内部设有压板,且压板与架杆一端固定连接,该压板外壁开设有若干开口,所述架杆另一端与外轴套的外壁焊接。
(三)有益效果
一是,在揉捻盘内设置若干底盘体,利用伸缩气缸带动盖板进行转动,可对各个底盘体之间形成的通口进行封闭,在揉捻处理后使得物料从通口漏出,避免进行后续对物料进行取出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林鹏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林鹏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0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