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芯片体外3D灌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52589.2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4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乌兰;吴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芯片 体外 灌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仿真领域的一种血管芯片体外3D灌流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内部刻有若干条第一血管通道,下模板内部刻有若干条第二血管通道,第二血管通道于下模板的中心处形成有交汇处,所述交汇处横截面为“三”字形,交汇处两侧的第二血管通道朝向中心处挤压。本技术方案中利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血管通道和第二血管通道,便于在外部干预情况下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对另一血管的影响,增强仿真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仿真领域,具体是一种血管芯片体外3D灌流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系统是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的封闭网络。血液循环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和大规模营养输送的的关键要素,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管芯片的构建常规地有两种思路:1、利用常规方法人为的在芯片内设计各种微通道,利用微通道将内皮细胞接种在通道的内壁上,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微通道是预先设定的,可根据需求自由的设定;2、通过将内皮细胞等包裹在凝胶等生物材料中,内皮细胞自发的形成和重建网络,这种方法形成的微血管更为接近体内血管的发育状态,但影响因素纵多且一般无法进行灌注。
目前仅有用于研究单根血管的单槽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尚无多组的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单槽血管灌流系统血管槽无法研究一个血管在外部干预情况下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对另一血管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组血管灌流装置以增强仿真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管芯片体外3D灌流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内部刻有若干条第一血管通道,下模板内部刻有若干条第二血管通道,第二血管通道于下模板的中心处形成有交汇处,所述交汇处横截面为“三”字形,交汇处两侧的第二血管通道朝向中心处挤压。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中利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血管通道和第二血管通道,便于在同一灌流装置中形成多组血管脉络,便于在外部干预情况下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对另一血管的影响,增强仿真性。
2、预先布置有血管通道便于3D打印滴加生物墨水时快速生成封闭网络,以模拟器官的状态。
3、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带有交汇处,交汇处的形状结构与文丘里管结构近似,因此交汇处产生吸附低压,便于灌注过程中观测营养物质或标记物的集束现象。
进一步,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带有重合的灌注部,第一血管包括从上到下的器官浴槽血管通道和抽吸血管通道,所述器官浴槽血管通道的两侧分别带有灌注通孔和排干通孔。
有益效果:区别血管通道的作用,便于多步骤操作。
进一步,第一血管还包括三通式的抽吸管线,抽吸管线围绕于灌注部。
进一步,所述上模板的横截面为矩形,上模板的四角处带有十字形的凹槽,下模板的横截面也为矩形,下模板的四角处带有十字形的凸槽,所述凹槽与凸槽之间形状适配。
有益效果:通过凸槽和凹槽的相互扣合以实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闭合结构,以形成闭合的循环灌注通路。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四周粘接有橡胶垫。
有益效果:1、利用橡胶垫的弹性对凸槽进行夹持,将橡胶垫之间的间隙设计为小于凸槽的宽度,当塞入凸槽时橡胶垫根据自身的弹性撑开,随后橡胶垫进行回复,将凸槽进行夹持,以提升稳定性。
2、橡胶垫的设计便于吸收振幅,降低灌流时产生的震动。
进一步,所述下模的径向一侧带有支耳。
有益效果:支耳便于操作人员提携本灌流装置,同时操作人员可以一手捏住支耳,另一只手提升上模实现下模和上模的分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未经内蒙古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2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材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出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