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紫外线辐射针织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57544.4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4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谢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集华针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6 | 分类号: | D04B21/16;D04B21/18;D04B21/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华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0 | 代理人: | 丁功成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辐射 针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紫外线辐射针织布,包括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包括有棉纤维和竹纤维,所述抗菌层下层交织有纱网层,所述纱网层内部交织有弹力层,所述纱网层下层交织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包括有复合弹性纤维和金属纤维,所述防紫外线层下层涂有防水涂料层。利用纱网层和弹力层对针织布进行整体进行支撑,使针织布具备优良的弹力,利用棉纤维和竹纤维交织形成抗菌层,使针织布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以及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利用金属纤维和复合弹性纤维交织形成防紫外线侧,使针织布具备良好的防电磁辐射效果,利用防水涂层,使针织布具备优良的防水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紫外线辐射针织布。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质地松软,除了有良好的抗皱性和透气性外,还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和弹性,适宜于做内衣、紧身衣和运动服等。针织物在改变结构和提高尺寸稳定性后,同样可做外衣。针织物可以先织成坯布,经裁剪、缝制而成各种针织品;也可以直接织成全成形或部分成形产品,如袜子、手套等。针织物除作内衣、外衣、袜子、手套、帽子、床单、床罩、窗帘、蚊帐、地毯、花边等衣着、生活和装饰用布外,在工业、农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针织布在具备防辐射效果时,不能够兼具舒适性、抗菌性和拉伸效果,且织造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紫外线辐射针织布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紫外线辐射针织布,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紫外线辐射针织布,包括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包括有棉纤维和竹纤维,所述抗菌层下层交织有纱网层,所述纱网层内部交织有弹力层,所述纱网层下层交织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包括有复合弹性纤维和金属纤维,所述防紫外线层下层涂有防水涂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棉纤维和竹纤维呈弧形分布,所述棉纤维和竹纤维按照1*1结构交织。
进一步地,所述纱网层由涤纶丝构成,所述纱网层由涤纶丝经编织造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层由上下分布的两层氨纶丝和锦纶纤维构成,所述锦纶纤维包覆在氨纶丝上。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弹性纤维呈直线分布,所述金属纤维呈弧形分布,所述复合弹性纤维和金属纤维安装1*1结构交织。
进一步地,所述竹纤维交织在经编织造的涤纶丝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纤维交织在经编织造的涤纶丝内部。
更进一步地,上下分布的所述两层氨纶丝和锦纶纤维呈纬编交织在纱网层内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纱网层经编织造的涤纶丝与弹力层纬编织造的锦纶纤维包覆氨纶纤维,对针织布进行整体进行支撑,使针织布具备优良的弹力,且采用涤纶丝织造能够有限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利用棉纤维和竹纤维交织形成抗菌层,使针织布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以及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3.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纤维和复合弹性纤维交织形成防紫外线侧,使针织布具备良好的防电磁辐射效果,利用防水涂层,使针织布具备优良的防水功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菌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力层和纱网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集华针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集华针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7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粉型阀门
- 下一篇:一种加工针织布用的收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