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机中间罐溢流钢水的引流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59384.7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君;张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金贝贝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机 中间 溢流 钢水 引流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机中间罐溢流钢水的引流处理系统,属于冶金行业炼钢连铸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中间罐车上的溢流槽,溢流槽位于中间罐的排出口下方,且溢流槽在中间罐车的一侧沿远离回转台和钢包的方向延伸,其长度延伸超出钢包下方对应位置,溢流槽的尾端对应与溢流罐相连,溢流罐所处位置避开回转台和钢包的下方位置。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溢流罐布置导致浇注间隙时间延长、生产效率受影响的不足,可以不需要钢包回转台转离工作位置,车间行车即可起吊存满钢水的溢流罐,从而不再占用延长钢水连续浇注间隙时间,避免影响钢水的连续浇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炼钢连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铸机中间罐溢流钢水的引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连铸机的中间罐位于钢包和结晶器之间,用于接受钢包钢水及向结晶器内注入钢水。对中间罐的技术要求是减压稳流,分流连浇,清除杂质,保护钢液。此外,考虑到事故状态钢包漏钢和钢液浇注不稳定时液面上升,超过中间罐的工作液面高度,需要溢流出多余的钢水。达到中间罐溢流液面高度的钢水沿中间罐溢流出口流到溢流罐里存放。以往传统的连铸机工艺布置中,本着结构紧凑,位置功能相邻的原理,将溢流罐摆放在连铸机钢包回转台浇铸位置的正下方。当溢流罐即将存满钢水时,需要在钢水连续浇注间隙迅速将钢包回转台转离工作位置,让出摆放溢流罐位置的上方空间,车间行车将溢流罐吊起运至生产线外,再更换上新的空溢流罐。这样的操作常常使连续浇注间隙时间拉长,被迫延长连续浇注间隙时间,减少出钢量,降低生产效率,减少企业利润。
近些年来,各大钢铁企业在炼钢工艺提升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创新和探索,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连铸机的拉速比以往有所提升,钢铁企业希望连铸机在各个环节体现最优的效率利用、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最低的炼钢成本。因此创新优化连铸机各设备的工艺布置,实现更高效率的钢水遗留处理,也备受关注。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7191880,发明创造名称为:用于连铸机中间包的事故摆槽,该申请案的事故摆槽包括耐材容纳槽和可移动摆槽架,耐材容纳槽布置在可移动摆槽架的顶部;在连铸机开浇前或事故检修过程中,耐材容纳槽通过可移动摆槽架移动到中间包的定径水口下方,从中间包的定径水口流出的引流砂或钢水,通过移动到定径水口下方的耐材容纳槽收集和转移。但该申请案并不适用于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且实践中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溢流罐布置导致浇注间隙时间延长、生产效率受影响的不足,拟提供一种连铸机中间罐溢流钢水的引流处理系统,可以不需要钢包回转台转离工作位置,车间行车即可起吊存满钢水的溢流罐,从而不再占用延长钢水连续浇注间隙时间,避免影响钢水的连续浇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铸机中间罐溢流钢水的引流处理系统,包括设置于中间罐车上的溢流槽,溢流槽位于中间罐的排出口下方,用于承接排出的钢水,且溢流槽在中间罐车的一侧沿远离回转台和钢包的方向延伸,其长度延伸超出钢包下方对应位置,溢流槽的尾端对应与溢流罐相连,用于将钢水引流至溢流罐中,溢流罐所处位置避开回转台和钢包的下方位置。
更进一步地,溢流槽由钢板焊接围成,其横截面为U型或槽型。
更进一步地,溢流槽的底壁高度沿靠近溢流罐的方向逐渐降低。
更进一步地,溢流槽通过固定支架安装于中间罐车侧边,固定支架采用钢板焊接件,由多组水平钢板和连接钢板焊接形成三角形支架,溢流槽放置在固定支架的水平钢板上,并螺栓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溢流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中间罐车的行走方向平行,且长度超出中间罐车侧面。
更进一步地,溢流槽的内壁面上砌筑有隔热耐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江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9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