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拉链条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60626.4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和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16 | 分类号: | B66D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南华渝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70 | 代理人: | 秦方豪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助力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起重起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手拉链条助力器,包括内部开设有链条孔的助力器本体,助力器本体上活动连接有卡固件,链条孔位于卡固件沿助力器本体活动的轨迹上,卡固件沿助力器本体活动的轨迹与链条孔垂直或倾斜,助力器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握把,第一辅助握把与助力器本体垂直或倾斜设置,第一辅助握把远离助力器本体的一端与助力器本体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握把。本实用新型在单手操作和双手操作时均具有稳定的着力点,不仅能有效改善拉动链条的手拉条件,使得拉动链条轻松方便,而且能更加快捷地操作手拉葫芦提升重物,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起重起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拉链条助力器。
背景技术
手拉葫芦作为一种小型起重机械设备,其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已在很多行业及场合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适用于工厂、矿山、建筑工地、码头、船坞、仓库等场所,用于安装机器、起吊货物。
现有技术中,手拉葫芦是由人工拉动链条使得葫芦工作来提升重物,而拉动葫芦的手拉力一般在20-50Kg,拉动过程费时费力。尤其是在手拉葫芦拉动较大吨位的货物时,使用的手拉力较大,一般有50多Kg,加之链条较小,其一般规格为4.8*22.4或者5*25,故采用纯手工拉动链条非常费力且容易勒伤手掌,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一般使用者首先会想到穿戴手套拉动,但穿戴手套拉动时抓握力不好,因此这种情况下,拉动方式不得不改为双人拉动或者采用小钢棍插入手拉链环中拉动小钢棍两端来改善手拉条件。
为了改变现状,申请人申请了名称为“手拉链助拉器”的专利,通过将链条卡入助拉器后再拉动链条的形式,可以有效改善拉动链条的手拉条件。但是,申请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该种助拉器在待提拉物重量小单手就能提拉时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而当待提拉物重量大需要双手拉动链条时,握把体积有限不利于双手同时握住,而且握住之后不便于施力;而且该种长形结构的助拉器在使用者施力时难免会出现脱把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拉链条助力器,在单手操作和双手操作时均具有稳定的着力点,能有效改善拉动链条的手拉条件,使得拉动链条轻松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手拉链条助力器,包括内部开设有链条孔的助力器本体,助力器本体上活动连接有卡固件,链条孔位于卡固件沿助力器本体活动的轨迹上,卡固件沿助力器本体活动的轨迹与链条孔垂直或倾斜,助力器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握把,第一辅助握把与助力器本体垂直或倾斜设置,第一辅助握把远离助力器本体的一端与助力器本体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握把。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为,将链条置入链条孔中,然后驱动卡固件向链条孔的方向运动使卡固件插入链条的链环中,以完成链条与助力器之间的固定,避免链条与助力器之间产生位移;当手助力器需要在链条上换位时,松开卡固件使卡固件移出链环,此时链条可在链条孔内任意位移,从而实现手拉链助拉器在链条上的换位。
本实用新型中,助力器具有至少三个着力点,包括助力器本体、第一辅助握把和第二辅助握把。
单手操作助力器时,通常单手握住助力器本体执行操作,操作方便,施力轻松,此种情况下,设置于助力器本体底部的第一辅助握把相当于限位结构,握住助力器本体发生手滑时第一辅助握把为手部提供限位支撑点,避免手部完全脱离助力器本体,减小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单手握住第一辅助握把或者助力器整体进行操作。
双手操作助力器时,通常一手握住助力器本体,另一手握住第一辅助握把或者第二辅助握把,使双手在助力器上都具有稳定的着力点,便于操作和施力。其中,第一辅助握把既可以为单手操作时的着力点还可以为双手操作时的着力点,而且在手滑时还可对手部限位,具有多重功效。
优选地,第二辅助握把上端与助力器本体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和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和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0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