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阵列式SCR脱硝系统多级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64387.X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2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丽;罗雪娇;安敬学;赵瑞松;白献锁;李智强;袁红玉;谢照增;王磊;杨泽生;王卫东;吴旭良;王鑫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scr 系统 多级 导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阵列式SCR脱硝系统多级导流装置,该装置的烟道本体内设有和旁路烟道位置对应的混合风管,旁路烟道内的烟气可通过混合风管内的方形通道进入到烟道本体的中部和下部,烟道本体内的烟气从方形通道前端的若干方形进风口进入到混合风管内,因此烟道本体内的烟气和旁路烟道内的烟气能在混合风管内充分混合,然后从方形通道后端的方形出风口流出,经过一次混合的混合烟气流向导流组件,导流组件的导流板呈X形分布,因此导流板和混合烟气的来流方向形成一定角度,使流场分布更均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SCR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同时满足高低负荷流场调节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道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式SCR脱硝系统多级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及超低排放的兴起,我国的环保标准也日渐严格。SCR流场不均匀会严重影响氮氧化物的脱除效率,导致NOx排放超标,催化剂磨损和积灰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经济运行。SCR脱硝系统一般都设置有高温旁路烟道,旁路烟道内的烟气进入到烟道本体后无法和烟道本体内的烟气充分混合,会导致SCR温度分布不均;同时由于部分烟气调节挡板布置在脱硝系统水平烟道,高低负荷再热烟气和过热烟气流量大不相同,使高低负荷SCR流场分布出现截然不同的规律。现有解决流场不均的手段主要是增设导流板,但是不能同时满足高低负荷流场调节的需求;因此对高低负荷SCR脱硝系统入口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均布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阵列式SCR脱硝系统多级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式SCR脱硝系统多级导流装置,包括烟道本体一侧连接的旁路烟道,烟道本体和旁路烟道均设为方形管道,其特征是:
所述烟道本体内设有混合风管,该混合风管的截面尺寸和烟道本体的截面尺寸匹配,混合风管的上表面向下等间距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方形通道,方形通道的一端沿竖向等间距设有多个方形进风口,方形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延伸至方形通道两端的方形出风口,旁路烟道的位置和混合风管的位置对应,并且旁路烟道覆盖混合风管的多个方形通道;
所述混合风管外侧的烟道本体内设有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的尺寸小于烟道本体的截面积尺寸,导流组件包括两块呈X形交叉连接的导流板,两导流板的两端分别和烟道本体的顶板和底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组件设为两个,两个导流组件内侧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两导流组件的外侧和烟道本体的侧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
优选的,所述导流组件的两导流板之间设为能够调整夹角大小的可折叠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可折叠结构包括导流板一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轴套、竖轴、锁紧螺母,两导流板上的轴套交错布置,竖轴从两导流板上的轴套内穿过将两导流板转动连接,竖轴的下端向下伸出和烟道本体的底板固定连接,竖轴的上端设有伸出烟道本体顶板的螺纹段,锁紧螺母连接在伸出的螺纹段上。
优选的,所述的方形通道大于等于四个。
优选的,所述导流组件的出口设有表面密布有小孔的均布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烟道本体内设有和旁路烟道位置对应的混合风管,旁路烟道内的烟气可通过混合风管内的方形通道进入到烟道本体的中部和下部,烟道本体内的烟气从方形通道前端的若干方形进风口进入到混合风管内,因此烟道本体内的烟气和旁路烟道内的烟气能在混合风管内充分混合,然后从方形通道后端的方形出风口流出,经过一次混合的混合烟气流向导流组件,导流组件的导流板呈X形分布,因此导流板和混合烟气的来流方向形成一定角度,使流场分布更均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SCR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同时满足高低负荷流场调节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4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