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涵探测机器人补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64811.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5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王小兵;贺雷;张旭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2 | 分类号: | G03B15/02;F21V29/60;F21V29/67;F21V29/83;B08B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四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2 | 代理人: | 盖贝贝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探测 机器人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补光机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下管涵探测机器人补光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面两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端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插接有插座,且插座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补光组件,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面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且定位螺杆贯穿固定座并延伸至插槽内部,所述安装板一侧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除尘散热组件,所述插槽的内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座的外侧面对应限位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卡在限位槽内部。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部件简化了补光机构的安装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补光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与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光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涵探测机器人补光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聚集效应的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市政工程在建设环境、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下,地下管涵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通过对地下管涵进行实地勘测完成管涵的隐患和质量评估工作尤其显得重要。目前主要使用地下管涵探测机器人实现了水利输水涵管、输油管道、地下电缆管道等内部状态立体勘测工作。
由于地下管涵内的光线不好,不方便探测机器人拍摄,因此,人们在探测机器人上搭配补光机构进行使用。
现有补光机构存在如下问题: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或拆卸。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地下管涵探测机器人补光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地下管涵探测机器人补光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或拆卸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结构便于安装或拆卸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管涵探测机器人补光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面两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端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插接有插座,且插座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补光组件,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面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且定位螺杆贯穿固定座并延伸至插槽内部,所述安装板一侧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除尘散热组件。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部件简化了补光机构的安装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补光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内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座的外侧面对应限位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卡在限位槽内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使用确保插座插入位置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散热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一侧面中间位置的壳体,且壳体的内部嵌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固定座侧面开设的进风口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且进风口与插槽连通,所述插座内部开设有导风槽,且导风槽下端开口,所述插座顶端面、补光组件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且通风孔与导风槽连通。使用时,鼓风机通过软管和进风口向插槽鼓气,气流再从插槽流向导风槽,最后从插座顶端面两侧的通风孔吹出,一侧通风孔吹出的气流将灯板上沾染的灰尘吹落,另一侧通风孔吹出的气流将导热板上的热量快速散入空气中。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顶端面一侧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且多个螺纹孔内分别植入螺丝,螺丝的一端贯穿螺纹孔并旋入安装板顶端面开设的安装孔中。该设置方便将固定座安装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补光组件包括固定在插座顶端中间位置的导热板,且导热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灯板,所述灯板内嵌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灯珠。导热板能够将灯板的灯珠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导入到自身。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螺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设置便于定位螺杆的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呈圆柱形。该形状的插座便于插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4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