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65179.1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4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良捧 |
主分类号: | B26B11/00 | 分类号: | B26B11/00 |
代理公司: | 江门市博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7 | 代理人: | 何办君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阳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挂件 | ||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茶刀,所述手柄的下端螺纹固定连接有收纳筒,所述茶刀位于所述收纳筒的内部,所述手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破窗锥,所述手柄的顶部螺纹固定连有上盖,所述破窗锥位于所述上盖的内部;本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通过设置收纳筒,可以在茶刀不使用时,对其进行收纳,避免误伤到人,同时通过设置破窗锥,当人们在户外遇到危险需要破窗逃生时,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进行破窗作业,同时在手柄的上端设置上盖再配合挂孔,使得本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在不使用时,可以当成挂件进行携带,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关心温饱向关注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转变,饮茶逐渐成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趣味和精神追求的积极方式之一。而对于长方体状或饼状紧压茶,无论是单独品饮还是调饮,都需借用专业的取茶工具。
而现有的取茶工具的尖锐刀身大多裸露在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且不利于外出随身携带,并且这种取茶工具不利于存放和安全使用,而且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以解决所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茶刀,所述手柄的下端螺纹固定连接有收纳筒,所述茶刀位于所述收纳筒的内部,所述手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破窗锥,所述手柄的顶部螺纹固定连有上盖,所述破窗锥位于所述上盖的内部。
通过采用所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纳筒,可以在茶刀不使用时,对其进行收纳,避免误伤到人,同时通过设置破窗锥,当人们在户外遇到危险需要破窗逃生时,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进行破窗作业,同时在手柄的上端设置上盖,使得本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在不使用时,可以当成挂件进行携带,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块,所述球形块上开设有挂孔。
通过采用所述技术方案,方便将本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挂在钥匙扣上进行携带。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侧面开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所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持握。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上端端套接有第一防水密封圈,所述手柄的下端套接有第二防水密封圈。
通过采用所述技术方案,避免收纳筒和上盖内渗水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所述茶刀与所述手柄之间与所述破窗锥之间均为为一体成型设置。
通过采用所述技术方案,提高茶刀、破窗锥与手柄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外壁、所述收纳筒的外壁以及所述手柄的表面均涂有环氧聚酯防氧化涂层。
通过采用所述技术方案,避免上盖、收纳筒和手柄被氧化,提高其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收纳筒,可以在茶刀不使用时,对其进行收纳,避免误伤到人,同时通过设置破窗锥,当人们在户外遇到危险需要破窗逃生时,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进行破窗作业,同时在手柄的上端设置上盖再配合挂孔,使得本便携式筒体挂件茶刀在不使用时,可以当成挂件进行携带,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未安装上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良捧,未经陈良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5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分子改性优化吸管弯管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定位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