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强散热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68820.7 | 申请日: | 202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8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鞠熙;鲁思兆;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散热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强散热充电桩,包括桩体,桩体前端设有显示屏、扫码窗口和发票出口,卡座内固定卡接有充电头,设备室内设有控制器、打印机和信号收发器,电池仓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底部设有放置板,导热排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多块固定板,固定板内固定卡接有循环铜管,导热排内设有微型泵机,导热排后端设有风冷板,风冷板后端设有两个散热风管,散热风管内壁固定连接有三根固定杆,三根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此充电桩采用水冷和风冷结合式散热方式对蓄电池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且外界的灰尘和水分不会进入到充电桩内对蓄电池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强散热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电能汽车最普及,新能源电车需要依靠充电桩进行充电充能。
充电桩由于为汽车充电供能,内置蓄电池组会产生较高的热量,而传统的充电桩散热结构较为简单,多采用开散热孔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且外界的灰尘和水分容易进入到充电桩内对蓄电池组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强散热充电桩,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强散热充电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前端设有显示屏、扫码窗口和发票出口,所述桩体一侧设有卡座,所述卡座内固定卡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头底端与桩体之间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桩体内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设备室、电池仓、储液室和风道,所述风道位于储液室后方,所述设备室内设有控制器、打印机和信号收发器,所述电池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底部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内底部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头,所述导热头延伸至储液室内,所述风道内设有导热排,所述导热排前端设有两个循环头,两个所述循环头与储液室之间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导热排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多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固定卡接有循环铜管,所述循环铜管与两个循环头固定连通,所述导热排内设有微型泵机,所述导热排后端设有风冷板,所述风冷板后端设有两个散热风管,所述散热风管内壁固定连接有三根固定杆,三根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桩体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桩体顶部设有挡雨顶板,所述挡雨顶板顶部设有光伏板,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降低能源消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桩体后端固定连接有检修门和防尘网,所述桩体右端设有换液管,所述换液管上设有阀门,方便对水冷液进行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板涂设有高导热硅脂,所述导热板和导热头均为高导热黄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铜管呈U型发卡型排列,增大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冷板四角处均插设有第二固定栓,所述第二固定栓与导热排螺纹连接,所述导热排四角处均插设第一固定栓,所述第一固定栓与风道内壁螺纹连接,方便对导热排和风冷板进行拆修。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热板和导热头可将蓄电池散发的热量导入储液室内的水冷液中,导热排内的微型泵机通过循环头和连接管将储液室内的水冷液抽入循环铜管内进行循环,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散热风扇转动对循环铜管的热量进行吹走,以达到对充电桩内蓄电池进行散热的目的,且采用这种水冷和风冷分离式的散热方案,使充电仓密封,外界的灰尘和水分不会进入到充电桩内对蓄电池造成损伤,不仅提升了散热效率,还降低了危险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8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