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电池倍率性能的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69638.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9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郭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536 | 分类号: | H01M50/536;H01M50/53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电池 倍率 性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电池倍率性能的电池结构,包括中空的卷芯、弹簧、负极导片和正极导片;正极导片以及负极导片分别对应与卷芯的正极端以及负极端接触导通;弹簧位于卷芯内,弹簧的一端与负极导片固接,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绝缘件与正极导片固接。通过在中空的卷芯内部增设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令正极导片和负极导片朝着卷芯中间靠拢,稳定两端导片与卷芯极片的位置;利用导片联通所有卷芯的极片,起到增大极耳、降低电池内阻、减少电池温升、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的作用,弹簧不仅可以起到产生一个弹力稳定卷芯,还起到了与普通钢针一样防止卷芯内陷的作用,采用这种电池结构的电池,其加工、组装更为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电池倍率性能的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柱电池的制作过程为,先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分别涂抹电极料,再利用隔膜将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分隔,形成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的堆叠结构,然后通过卷绕后形成卷芯,然后,分别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焊接上相对应的极耳,朝正极端或一头朝正极一头朝负极端将极耳延伸出来,将卷芯直接放置在钢壳内,并将极耳焊接在钢壳底部以及盖帽上形成电池。传统的电池极片引出的极耳面积小,因而电池的内阻大,电池温升高,倍率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电池内阻、降低电池温升的提升电池倍率性能的电池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一种提升电池倍率性能的电池结构,包括中空的卷芯、弹簧、负极导片和正极导片;正极导片以及负极导片分别对应与卷芯的正极端以及负极端接触导通;弹簧位于卷芯内,弹簧的一端与负极导片固接,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绝缘件与正极导片固接。
其中,绝缘件的一端与正极导片熔融固定,绝育管的另一端与弹簧熔融固定。
其中,绝缘件为空心绝缘管。
其中,正极导片和负极导片均为圆盘形状。
其中,负极导片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卷芯中空部分对准的切口。
其中,切口设有两个,两个切口对称设置,以使两个切口之间形成铜带,铜带朝卷芯方向凸出。
其中,切口的侧壁朝向正极导片延伸出固定部。
其中,正极导片为铝片。
其中,负极导片为铜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提升电池倍率性能的电池结构,通过在中空的卷芯内部增设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令正极导片和负极导片朝着卷芯中间靠拢,稳定两端导片与卷芯极片的位置;利用导片联通所有卷芯的极片,起到增大极耳、降低电池内阻、减少电池温升、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的作用,弹簧不仅可以起到产生一个弹力稳定卷芯,还起到了与普通钢针一样防止卷芯内陷的作用,采用这种电池结构的电池,其加工、组装更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提升电池倍率性能的电池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负极导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卷芯1,正极导片2,负极导片3,切口31,铜带32,固定部33,弹簧4,绝缘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9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维修的桁架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智能开关柜吊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