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具捏极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77768.1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4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卢军;王山山;李运琪;杨卫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6 | 分类号: | H01M50/53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59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具 捏极耳 装置 | ||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具捏极耳装置,所述基板的底面上设有等间距排列布置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上开设有对极板上极耳进行压紧的导向斜面,所述基板的四周贯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外侧设有安装孔。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基板配合压紧块的结构设计,能够配合压紧块上的导向斜面对极板上的极耳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壳体单格内部的各个极耳相互靠近,无需工人手动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加工效率高,且能够保证批量生产时的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具捏极耳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汇流排整体焊接在极板顶部的极耳上,从而能够实现不同单格之间极板的连通,由于各个极板之间的极耳均保持竖直状态,为了保证极板上极耳与汇流排的连接效果,通常会将单格内部基板上的极耳向中心处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各个极耳相互靠近,传统的加工方法多采用人工手动利用拇指和食指进行挤压,此种挤压方式的效率较低,且采用人工手动挤压的方式,容易对操作人员的手部造成损伤,此外,手动挤压的方式无法保证挤压时的力度,进而会影响极耳的加工效果,降低电池的生产质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夹具捏极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动挤压的方式对极耳进行整形,此种加工方式的效率较低,且工人的劳动效率较高,同时无法保证批量生产的加工精度,影响电池的生产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基板配合压紧块的结构设计,能够配合压紧块上的导向斜面对极板上的极耳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壳体单格内部的各个极耳相互靠近,无需工人手动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加工效率高,且能够保证批量生产时的加工质量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具捏极耳装置,所述基板的底面上设有等间距排列布置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上开设有对极板上极耳进行压紧的导向斜面,所述基板的四周贯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外侧设有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底面下方的导向孔外侧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底部开设有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块分为四排布置,每两排为一组,分别能够对两个电池内部极板上的极耳进行进行压紧。
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基板配合压紧块的结构设计,能够配合压紧块上的导向斜面对极板上的极耳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壳体单格内部的各个极耳相互靠近,无需工人手动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加工效率高,且能够保证批量生产时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视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视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基板;2、安装孔;3、导向孔;4、定位凸起;5、导向斜面;6、压紧块;7、倒角;8、壳体;9、极板;10、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77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防爆工程检测设备
- 下一篇:履带式风送喷雾打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