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堕检查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82367.5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6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奔;侯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E03F5/06;E03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2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查 井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堕检查井盖,属于井盖技术领域,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底部靠近外侧的位置处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堕组件,所述外框正面靠近外侧的位置处等间距开设有第一漏水通槽,所述外框正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的内壁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远离外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框,所述铰接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外盖,所述外盖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二漏水通槽,所述外盖正面远离铰接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拉扣,所述外盖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清理组件,它可以在泄水的同时通过内盖的作用对外界进行阻挡,从而防止在泄水时有人员堕入管道内,保证行人的人身安全,减小泄水时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堕检查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现有检查井盖采用单层井盖,无法解决因人员疏忽、井盖被盗、紧急泄水时而导致的人员堕井现象,现有的技术措施是在井内挂尼龙网,时间长久后容易老化,断线,无法根本性解决防堕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堕检查井盖,本设计兼顾内涝紧急排水的功能,增加防堕下层井盖,兼顾防堕以及检修功能,检修清通管网时,可同时打开上层、下层井盖,内涝时可以只打开上层井盖,此时下层井盖起防堕的作用,避免泄水时有人员堕入管道内,减小井盖使用的安全隐患,同时兼顾紧急泄水功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堕检查井盖,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底部靠近外侧的位置处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堕组件,所述外框正面靠近外侧的位置处等间距开设有第一漏水通槽,所述外框正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的内壁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远离外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框,所述铰接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外盖,所述外盖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二漏水通槽,所述外盖正面远离铰接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拉扣,所述外盖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清理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防堕组件包括内盖,所述内盖固定设置于连接块的内侧,且内盖通过连接块与外框固定连接,所述内盖与铰接框、外盖不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内盖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漏水孔洞,所述内盖的正面等间距开设有第三漏水通槽,所述第三漏水通槽与漏水孔洞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漏水通槽与第一漏水通槽、第二漏水通槽相错位。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等间距固定连接于外盖的背面,且连接杆远离外盖的一端穿过连接杆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该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的位置与第三漏水通槽相对应,使外盖被掀起时清理杆能够通过第三漏水通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杆截面为棱形结构,且棱形的角与第三漏水通槽相对应。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可以在泄水的同时通过内盖的作用对外界进行阻挡,从而防止在泄水时有人员堕入管道内,保证行人的人身安全,减小泄水时的隐患。
(2)在掀开外盖的过程中,外盖通过连接杆带动清理杆穿过第三漏水通槽内部,从而对第三漏水通槽内部积累的淤泥进行清理,防止第三漏水通槽被淤泥堵塞,保持第三漏水通槽的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2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