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耦合运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82369.4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6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柱;沙飞鹤;刘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城投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02;F24D3/1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志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8 | 代理人: | 侯峰;韩素兰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源热泵 水源 耦合 运行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耦合运行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进水端连通有回水总管,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端连通有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水端分别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水源热泵和系统回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源热泵、缓冲水箱、第一循环泵、回水总管、第一电磁阀、第二循环泵、负荷进水管、负荷机构、负荷出水管、水源热泵、第三电磁阀、负荷回路管、第三循环泵、第二电磁阀和系统回水管的配合使用,具备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通过承压水箱耦合连接,使得空气源热泵一直保持高效率工况下运行,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整体能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耦合运行系统。
背景技术
供热系统普遍采用水为供热介质,以热水或蒸汽的形态,从热源携带热量,经过热网送至用户,热水供热系统由水泵驱动进行循环,水的流速约为1~2米/秒,输送半径达10公里以上,水的比热大,蓄热能力高,因此供热系统运行有波动时,供热状况仍较稳定。
现有的部分供热系统使用空气源热泵进行供热,由于空气源热泵自身原理的限制,其出水温度不能保证一直在较高的范围(出水温度≧60℃)中运行,且空气源热泵的综合效率也与出水温度成反比,为了增加空气源热泵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效率,需要结合空气源热泵的自身优势与其他设备耦合运行,从而提高整体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耦合运行系统,具备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通过承压水箱耦合连接,使得空气源热泵一直保持高效率工况下运行,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整体能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空气源热泵无法一直保持在高效率工况下运行,系统效率较低,整体能耗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耦合运行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进水端连通有回水总管,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端连通有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水端分别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水源热泵和系统回水管,所述水源热泵的低温出水端与系统回水管之间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水端连通有负荷进水管,所述负荷进水管的出水端连通有负荷机构,所述负荷机构的出水端连通有负荷出水管,所述负荷出水管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三电磁阀,所述负荷出水管的出水端与水源热泵连通,所述水源热泵的高温出水管连通有第三循环泵,所述第三循环泵的出水端连通有负荷回路管,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水端与第三循环泵连通。
优选的,所述缓冲水箱的表面做保温处理,所述负荷出水管的出水端与水源热泵的高温进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负荷进水管和负荷出水管均为保温管材,所述系统回水管的出水端与回水总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负荷回路管的出水管,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水管与水源热泵的低温进水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缓冲水箱的右侧连通有排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源热泵、缓冲水箱、第一循环泵、回水总管、第一电磁阀、第二循环泵、负荷进水管、负荷机构、负荷出水管、水源热泵、第三电磁阀、负荷回路管、第三循环泵、第二电磁阀和系统回水管的配合使用,具备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通过承压水箱耦合连接,使得空气源热泵一直保持高效率工况下运行,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整体能耗的优点,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图。
图中:1空气源热泵、2缓冲水箱、3第一循环泵、4回水总管、5第一电磁阀、6第二循环泵、7负荷进水管、8负荷机构、9负荷出水管、10水源热泵、11第三电磁阀、12负荷回路管、13第三循环泵、14第二电磁阀、15系统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城投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城投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2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粒机的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专用于数字电视信号线路板的结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