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厚钢背的精冲模内成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1435.4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7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曹韵牧;楼建林;颜军;罗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沃瑞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厚钢背 冲模 成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厚钢背的精冲模内成型结构。包括模架和增厚凹模,所述的模架中设有可向下位移的传动块,所述的传动块向下位移带动模架中的增厚凸模进行水平位移,所述的增厚凸模位移后将前部抵住的材料向内挤压至增厚凹模中。提高增厚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简化了增厚类背板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厚钢背的精冲模内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增厚背板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新结构的制动背板,其目的是在制动背板的关键部位增加强度,以达到比同厚度背板更高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钢背耳部具有增厚结构,从原材料厚度为6.0mm,增厚完成以后达8.0mm的一种增厚钢背的精冲模内成型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增厚钢背的精冲模内成型结构,包括模架和增厚凹模,所述的模架中设有可向下位移的传动块,所述的传动块向下位移带动模架中的增厚凸模进行水平位移,所述的增厚凸模位移后将前部抵住的材料向内挤压至增厚凹模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架中设有靠山,所述的传动块的一侧沿靠山的外壁向下位移,所述的传动块的另一侧沿增厚凸模的外壁进行位移;所述的模架中设有支撑滑轨,所述的增厚凸模沿支撑滑轨进行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块的另一侧壁与增厚凸模的外壁分别呈倾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厚凹模中设有增厚型腔,所述的增厚凹模的侧壁设有复位弹簧孔,所述的增厚凸模与复位弹簧孔呈活动式触接;所述的传动块通过驱动柱进行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厚型腔的内侧壁呈圆弧状,所述的增厚型腔的外侧壁呈倾斜状分布。
结构分析:
驱动柱连接模具上模座,增厚凹模、支撑滑轨和靠山等结构是利用外形定位,使用螺栓紧固在模架上的。
工作原理:
随着精冲压机闭合,驱动柱向下压动传力块,传力块后部抵住靠山,将增厚凸模向前推进,增厚凸模沿着支撑滑轨向前移动。随着封闭高度的降低逐步将前部抵住的材料向内挤压进入增厚凹模的增厚型腔中,直至封闭高度为0时成型结束。
当模具复位时,驱动柱随上模座上升,传力块失去上部压力,不再对增厚凸模施加向内推力。增厚凹模中复位弹簧孔中弹簧另一侧抵住增厚凸模侧壁向外推动,由于增厚凸模已无向内推力,此时受复位弹簧力向外移动,直到增厚凸模退到支撑滑轨的限位处停止。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增厚钢背的精冲模内成型结构,将增厚成型技术运用至精冲级进模内,提高增厚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简化了增厚类背板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增厚凹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沃瑞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沃瑞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1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休闲鞋
- 下一篇:一种具有废屑收集功能且便于清洁的推台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