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减振的探测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6540.7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权;李最森;魏荣灏;徐达;沈翔;凌佳;陈佳兵;肖龙;夏晓亮;段文义;张沈阳;张杰;刘毅;刘振国;龚令平;李京兵;朱彬峰;李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F16F15/03;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王贞利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探测 元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动减振的探测元件。属于水上探测结构技术领域,该结构能够主动减振,从而实现稳定探测,进而提高探测的精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包括船体、支撑架、主动减振组件和探测组件,所述支撑架底端通过被主减振组件固定安装在船体上,所述探测组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端;所述主动减振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呈环状布置的主动减振器,位于主动减振器下方的底座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主动减振器呈对应布置;所述主动减振器包括电磁继电器、压缩弹簧和滑块,所述电磁继电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与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电磁继电器通过电信号连接在船体的电控单元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探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主动减振的探测元件。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遥感技术,因其高精度和高效率,在地形测绘方面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在文物保护、城市建筑测量、地形测绘、采矿业、变形监测、工厂、大型结构、管道设计、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激光雷达技术可以用相位、频率、偏振和振幅来搭载信息,实时获取目标物的空间地理信息。
当前,已有将激光雷达技术与船载多波束测深技术相结合,利用水上载体进行水陆一体化测量,这对激光雷达的稳定简易安装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有的船载激光雷达安装装置仅用简单的船顶式安装,明显存在船体与安装装置间通过刚性连接,未考虑两者之间的振动,进而影响测量精度的不足。
故此亟需开发一种主动减振的探测元件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减振的探测元件,能够主动减振,从而实现稳定探测,进而提高探测的精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动减振的探测元件,包括船体、支撑架、主动减振组件和探测组件,所述支撑架底端通过被主减振组件固定安装在船体上,所述探测组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端;所述探测组件包括天线支架、天线和激光雷达,所述天线支架和激光雷达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架顶端,所述天线支架两端均设有与其固定安装的天线;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测量惯性的惯性测量单元(I MU)。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和支柱,所述支柱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呈环状布置的主动减振器,位于主动减振器下方的底座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主动减振器呈对应布置;所述主动减振器包括电磁继电器、压缩弹簧和滑块,所述电磁继电器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柱上,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与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电磁继电器通过电信号连接在船体的电控单元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盘与所述支柱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器包括水银盘和若干触角,若干触角均匀分布在所述水银盘四周,且所述触角的一端连通连接在水银盘上;所述触角内设有若干信号触点,所述信号触点通过电信号连接在所述电控单元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角连接在水银盘上的一端所处的水平线低于另一端所处的水平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器的触角的数量与所述主动减振器的数量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布固定在电磁继电器与滑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减振器的数量为八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主动减振,从而实现稳定探测,进而提高探测的精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6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弹簧气密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过温保护电路及过温保护开关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