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验角度调节器的扭矩及转动角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8849.X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5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谢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立至信麦格纳汽车座椅(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99/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肖秉城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北部新***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验 角度 调节器 扭矩 转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验角度调节器的扭矩及转动角度的装置,包括解锁杆和第一电机,所述解锁杆用于拨开角度调节器的锁扣以解除所述角度调节器的锁紧状态,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角度调节器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内部设有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用于记录所述角度调节器的转动角度及施加的扭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对角度调节器的扭矩及旋转角度进行测量,造成的费时费力且数据准确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解锁及测量,提高了效率并保证了测量精度,同时,本检测装置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验角度调节器的扭矩及转动角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汽车、动车等设置的座椅都能够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以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上述功能通过座椅角度调节器实现,角度调节器包括与底部座椅固定连接的固定页以及与靠背固定连接的活动页,两者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内部设有与弹性件相连的锁扣,通常锁扣为扣紧状态,活动页不能相对于固定页转动,当需要调节靠背角度时,需人为拨开锁扣解除锁定状态,然后转动活动页实现靠背角度的调节,调节到位后,松开锁扣,弹性件复位恢复到锁紧状态。
角度调节器在出厂之前往往需要对其转动角度范围以及转动所需要的扭矩进行测试,以保证其满足规范要求。现有技术中,测试需要先人工拨开锁扣,并保持住解锁状态,然后固定住固定页,人为旋转活动页并使用扭矩测试仪和角度测试仪测量角度调节器的扭矩及转动角度。现有技术中测试过程操作繁琐,比较费时费力,且人工测量的数据准确度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采用人工方式对角度调节器的扭矩及旋转角度进行测量,造成的费时费力且数据准确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检验角度调节器的扭矩及转动角度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验角度调节器的扭矩及转动角度的装置,包括解锁杆和第一电机,所述解锁杆用于拨开角度调节器的锁扣以解除所述角度调节器的锁紧状态,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角度调节器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内部设有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用于记录所述角度调节器的转动角度及施加的扭矩。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和解锁杆,利用解锁杆解开锁扣,利用第一电机驱动角度调节器转动并记录转动角度及扭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对角度调节器的扭矩及旋转角度进行测量,造成的费时费力且数据准确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测量,提高了效率并保证了测量精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解锁杆沿轴向运动,所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解锁杆转动,利用电机驱动解锁杆沿轴向运动插入角度调节器,转动拨开锁扣,实现解锁过程的自动化。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滚珠丝杠副驱动所述解锁杆沿轴向运动,驱动结构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皮带轮传动驱动所述解锁杆转动,驱动结构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旋转轴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用于夹持所述角度调节器的活动页,还包括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用于夹持固定所述角度调节器的固定页,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被所述第一夹具夹持的所述活动页转动,实现自动化驱动并检测。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底座用于安装所述解锁杆、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把各部件集中安装,使得本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二夹具,按照设定好的位置布置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二夹具,便于自动化解锁及检测过程的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穿线孔,便于设备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立至信麦格纳汽车座椅(重庆)有限公司,未经宏立至信麦格纳汽车座椅(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8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