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01187.7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8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薛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利汇精密零件(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B24B5/35;B24B41/06;B24B47/12;B24B55/03;B24B41/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马志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工用 磨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两端侧壁卡接有三爪卡盘,三爪卡盘一端螺纹连接有卡块,三爪卡盘远离卡块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三爪卡盘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旋钮,主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主体底部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装置通过使用两个三爪卡盘将驱动轴进行固定,防止挤压驱动轴时,导致驱动轴变形;通过滑杆上缠绕有塑料软管,便于塑料软管的收起,防止塑料软管相互缠绕;通过使用第三电机,带动金属渣移动到过滤网顶部一端,便于金属渣的排除;通过使用过滤网,便于废水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驱动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驱动轴是一种装载机的重要工作结构,可以用来传输工作动力,驱动工作机构。
现有的驱动轴外环磨削装置缺少两端固定结构,打磨驱动轴时,容易压弯驱动轴,导致驱动轴变形,驱动轴两端打磨不容易,影响装置的使用,装置中缺少塑料软管收起结构,软管较长会影响去除废料和散热,装置中缺少喷水结构,无法对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驱动轴外环磨削装置缺少两端固定结构,打磨驱动轴时,容易压弯驱动轴,导致驱动轴变形,现提供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通过使用两个三爪卡盘将驱动轴进行固定,防止挤压驱动轴时,导致驱动轴变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两端侧壁卡接有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一端螺纹连接有卡块,所述三爪卡盘远离卡块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三爪卡盘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旋钮,所述主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主体底部开设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刀头,便于使用第二电机带动活动板移动,便于改变打磨刀头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卡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滑杆上缠绕有塑料软管,所述塑料软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塑料软管靠近喷头一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输出端,所述塑料软管远离喷头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分接头,所述分接头上均安装有阀门,便于塑料软管的收起,防止塑料软管相互缠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底部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主体在过滤网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穿过过滤网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主体靠近第三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便于带动金属渣移动到过滤网顶部一端,便于金属渣的排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分为水过滤网和金属渣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部在水过滤网和金属渣过滤网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水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装置通过使用两个三爪卡盘将驱动轴进行固定,防止挤压驱动轴时,导致驱动轴变形;通过滑杆上缠绕有塑料软管,便于塑料软管的收起,防止塑料软管相互缠绕;通过使用第三电机,带动金属渣移动到过滤网顶部一端,便于金属渣的排除;通过使用过滤网,便于废水的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的顶板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的电动推杆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的三爪卡盘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利汇精密零件(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永利汇精密零件(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1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