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01446.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4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温端楼;林初泼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端楼 |
主分类号: | D07B3/00 | 分类号: | D07B3/00;D07B7/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绳机 缠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包括底盘、主转盘、缠绕驱动机构及包线线筒,缠绕驱动机构驱动主转盘相对底盘旋转,主转盘中部沿竖向设置有线筒安装轴,线筒安装轴沿竖向贯穿设置有供芯线穿过的过孔,包线线筒的数量为一个并套于线筒安装轴,主转盘固定设置有环绕线筒安装轴的绕线环,绕线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将包线线筒引出的包线转向并汇流至位于线筒安装轴上方的芯线的转向机构。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绳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扭绳机是一种将多股单绳扭成一股多股绳的自动加工设备,而各股单绳在扭成一股之前是由在一根芯线外缠绕多根包线形成。
传统的包线缠绕装置包括底盘、主转盘及驱动主转盘旋转的缠绕驱动机构,主转盘沿圆周设置有多个与主转盘转动配合的包线线筒,芯线穿过主转盘中心并自下而上传输,主转盘旋转时多根包线缠绕于芯线外周形成外层,该种结构存在一定弊端,由于包线线筒存在一定体积,主转盘圆周能排布的包线线筒数量有限,导致缠绕于同一芯线上的包线根数有限,为排布更多的包线线筒只能扩大主转盘的体积,进而使设备过于臃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盘、主转盘、缠绕驱动机构及包线线筒,所述的缠绕驱动机构驱动主转盘相对底盘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转盘中部沿竖向设置有线筒安装轴,所述的线筒安装轴沿竖向贯穿设置有供芯线穿过的过孔,所述的包线线筒的数量为一个并套于线筒安装轴,所述的主转盘固定设置有环绕线筒安装轴的绕线环,所述的绕线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将包线线筒引出的包线转向并汇流至位于线筒安装轴上方的芯线的转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包线缠绕之前将多段包线均缠绕于同一包线线筒上,包线线筒缠绕的各段包线从包线线筒向外引出后经过转向机构,由转向机构汇流至位于线筒安装轴上方的芯线,当芯线被向上牵引且主转盘带动绕线环相对芯线旋转时,包线能够均匀缠绕于芯线上形成单绳,上述结构一方面,仅需沿圆周排布体积大大小于包线线筒的转向机构(穿线圈、穿线圈等)即可完成包线的缠绕,无需增加装置体积,即可排布数量更多的包线且结构更为紧凑,另一方面位于中部的包线线筒具有更大的直径,更为缠绕更长长度的包线,从而大大减少更换包线线筒的次数,减少额外工作量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此外,绕线筒安装轴中心的过孔还作为芯线通过的通道,使结构更为紧凑,并为芯线进行导向,保证包线缠绕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支架,所述的转向支架固定设置有供包线绕过的穿线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穿线圈的转向支架结构简单、装配简单,而且转向效果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设置有驱动底盘旋转的扭绳驱动机构,所述的主转盘的数量为多个且位于底盘边缘,所述的转向支架竖向摆动设置于绕线环,所述的穿线圈在转向支架相对绕线环摆动时具有由包线带动的上扬位置和自然下垂的下摆位置,所述的机架设置有检测位于下摆位置的穿线圈的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设置的转向支架,使穿线圈在包线断开后改变位置,即上扬位置自然下垂至下摆位置,由传感器通过感应其位置改变后对设备进行控制(停机、警报等),从而有效避免因包线断开导致单绳成品不合格的情况发生,结构更为精简,上述情况发生如待工作人员发现,难免存在一定滞后,主转盘位于底盘边缘且可相对底盘旋转,在底盘旋转时各穿线圈均能受到传感器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向支架为V形结构,所述的转向支架的转折处与绕线环相铰接,所述的转向支架的V形两侧分别为限位侧和穿线侧,所述的穿线圈安装于穿线侧,所述的穿线圈位于上扬位置时限位侧与绕线环相抵且穿线侧外倾,所述的穿线侧的重量大于限位侧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端楼,未经温端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1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加工的防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银浆循环碾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