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极变速器的甩块与普利珠的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05572.9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4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伦;卓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利德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56 | 分类号: | F16H55/56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律师事务所 50287 | 代理人: | 雷宇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极 变速器 普利珠 配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极变速器的甩块与普利珠的配合结构,包括通过甩块轴铰接于活动盘的甩块和通过普利珠轴可转动设置于活动盘的普利珠;所述甩块的上边缘外表面为甩块与普利珠配合的结合面,该结合面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型面;所述普利珠的周缘外表面为普利珠与甩块配合的结合面,该结合面由沿普利珠周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平面组成,相邻平面之间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增大了甩块与普利珠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小二者的磨损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极变速器的甩块与普利珠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踏板摩托车采用无极变速系统,不用操作离合器,也不必担心引擎熄火,使骑车变得简单。
无极变速器的甩块是设置在驱动轮的活动盘内,甩块通过甩块轴安装在活动盘内,并可以绕甩块轴转动。当设置于发动机曲轴上的驱动轮组高速旋转时,甩块绕甩块轴产生离心力与普利珠配合推动活动盘沿曲轴轴向移动,迫使皮带在主、从动半径比产生变化,从而实现无极变速。
现有技术中,普利珠周缘外表面为圆周面,甩块与普利珠结合时为线接触,使得二者接触应力较大,容易导致二者的结合面磨损严重;更有甚者,当发动机曲轴上的驱动轮组高速旋转甩块离心力较大时,较大的接触应力使得甩块断裂或普利珠破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甩块与普利珠的配合结构,能够增加二者的接触面积、减小二者的接触应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极变速器的甩块与普利珠的配合结构,其增大了甩块与普利珠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小二者的磨损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极变速器的甩块与普利珠的配合结构,包括通过甩块轴铰接于活动盘的甩块和通过普利珠轴可转动设置于活动盘的普利珠;所述甩块的上边缘外表面为甩块与普利珠配合的结合面,该结合面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型面;所述普利珠的周缘外表面为普利珠与甩块配合的结合面,该结合面由沿普利珠周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平面组成,相邻平面之间平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普利珠采用自润滑材质。
优选的,所述平面的数量为六个。
优选的,所述平面的轴向两端均设置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驱动轮组高速旋转时,甩块绕甩块轴产生离心力转动至与普利珠结合,甩块上边缘外表面为凸出的圆弧型面能够刚好与普利珠周缘外表面的一个平面贴合,使得二者结合为面接触,与现有技术中二者结合为线接触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大了甩块与普利珠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二者接触应力,进而利于减小二者的磨损程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无极变速器的甩块与普利珠的配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无极变速器的甩块与普利珠的配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普利珠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甩块与普利的配合结构的无极变速器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
1-活动盘;2-甩块;3-普利珠;4-甩块安装架;5-普利珠安装架;6-甩块轴;7-普利珠轴;8-圆弧型面;9-平面;10-固定盘;11-皮带;12-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利德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利德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5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滑动离合器
- 下一篇:茶叶匀堆料理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