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压型大通径封隔器胶筒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11859.2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4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俞瑞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文晨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于德江;江洁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压 大通 径封隔器胶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压型大通径封隔器胶筒,涉及胶筒技术领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表面靠近中心处设置有微调贴合装置,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位于微调贴合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防走形装置,所述微调贴合装置包括两个微调半圆板,两个所述微调半圆板对称设置在筒体的内表面两侧并与筒体的内表面相贴合,两个所述微调半圆板的外表面远离筒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形状呈相反排列,其中一个所述螺纹杆远离微调半圆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转动筒。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通过操作块、转动筒、防滑块、螺纹杆和微调半圆板的相互作用,使得筒体在长时间使用时不用担心与管体的缝隙变大影响其密封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压型大通径封隔器胶筒。
背景技术
油气田用封隔器胶筒,油气田分层开采、测试、注水、酸化及压裂用的筒状橡胶密封制品,根据使用方式可分为扩张式封隔器胶筒和压缩式封隔器胶筒,现有的封隔器胶筒一般都耐压。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胶筒主要起到密封的作用,但是当胶筒在使用时间较长时会使得胶筒与管体的内壁之间缝隙变大,进而影响其密封的效果,进而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耐压型大通径封隔器胶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压型大通径封隔器胶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表面靠近中心处设置有微调贴合装置,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位于微调贴合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防走形装置,所述微调贴合装置包括两个微调半圆板,两个所述微调半圆板对称设置在筒体的内表面两侧并与筒体的内表面相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微调半圆板的外表面远离筒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形状呈相反排列,其中一个所述螺纹杆远离微调半圆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螺纹杆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筒的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走形装置包括第一圆杆和第三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外表面一端与筒体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杆的外表面一端与筒体的内表面远离第一圆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圆杆的外表面远离筒体的一侧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外表面与第三圆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圆杆的外表面与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圆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槽的内壁和第三圆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微调贴合装置,当需要对筒体进行微调,使其与管体的内壁贴合紧密时,此时转动操作块,使得操作块带动转动筒转动,操作块外表面的防滑块可以起到防止手滑的作用,方便转动,转动筒转动会使得外表面螺纹形状不同的两个螺纹杆相背运动,进而使得螺纹杆带动微调半圆板向外运动,由于筒体的材质一般为橡胶材质,具有移动的柔软性,微调半圆板可以使得筒体口径变大一点,使其与管体外表面贴合更紧密,整个装置通过操作块、转动筒、防滑块、螺纹杆和微调半圆板的相互作用,使得筒体在长时间使用时不用担心与管体的缝隙变大影响其密封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走形装置,筒体为橡胶材质,长时间使用后两端有概率会变形,进而使得筒体走形,影响使用,当筒体的两端向内塌陷变形时,会给第三圆杆和第一圆杆一个向内的力,使得第三圆杆在第二圆杆的外表面和第一圆杆的内壁滑动,进而压缩弹簧,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会使得第三圆杆和第一圆杆向外运动,进而阻止其变形,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筒体不易走形,进而不会影响其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文晨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文晨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11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方便使用的智能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面料加工用贴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