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房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16282.4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7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14;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57 | 代理人: | 丁修亭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房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房空调系统,包括:末端机空调,该末端机空调包括位于其前侧面板下部的进风接口和位于上端或修改后位于上端的送风接口;送风管,该送风管上端连接于所述送风接口,且该送风管的管体自末端机空调后侧下行至末端机空调的下侧并向前延伸,相应送风管的送气口向前;回风管,该回风管的下端连接于进风接口,且回风管上延至给定高度,相应回风口向上;其中,送风管具有保温层。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机房空调系统可以降低冷凝水问题,并易于隔离机房内的冷热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房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一、现有技术状况
现在的数据机房、IDC机房越来越多的采用地板下送风、封闭冷热通道的方式来进行机房布局。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尽可能的使冷热空气分离,提高机房的制冷制热效率。由于传统空调进行恒湿控制时存在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所以在这些机房中会设置更高效节能的恒湿机来实现机房的湿度稳定。
现在的恒湿机大多是在传统商用空调的基础上增加了湿膜加湿系统演化而来,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其工作方式比较单一,即下进风上出风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在传统的机房中使用时可能问题并不突出,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在下送风机房中,这种工作方式要求恒湿机连续工作,而机房中温湿度变化缓慢相对缓慢,容易引发高湿、低湿告警。
二、原因分析
引发在下送风机房中传统商用空调演化来的恒湿机恒湿控制效果差的原因在于其送风方式与机房内循环的矛盾。在下送风机房环境中,不论是封闭冷通道还是封闭热通道,从机房中回流的热空气都被空调末端机吸入进行降温处理后送入地板下再进入机房内构成完整的循环。因恒湿机工作过程中会用到或排除水,而只能安装在空调间内。传统恒湿机在工作时要处理的是回流到空调间内的热空气,并且处理过后或者说冷却过后直接排入空调间,再被空调末端机吸入机房内。
冬季需要加湿的场景:恒湿机加湿后的相对湿润空气与从机房返回的干热空气混合后经过空调末端机内的盘管时水分遇冷凝结,部分会以冷凝水的形式排出,进入机房的是低温低湿的空气,低温低湿的空气在机房内升温,根据焓湿图变化规律,机房空气湿度会进一步降低,所以这时恒湿机的加湿效果很差。
夏季需要除湿的场景:恒湿机干燥后的相对干燥空气与机房内回来的湿热空气混合再进入空调末端机,这时末端机盘管上有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会有一部分被干燥的空气吸收一起进入机房内,这时机房内空气的总含水量降低的有限,所以这时恒湿机的除湿效果也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机房空调系统是对现有机房空调系统改造的产物,以降低冷凝水问题,并易于隔离机房内的冷热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机房空调系统,包括:
末端机空调,该末端机空调包括位于其前侧面板下部的进风接口和位于上端或修改后位于上端的送风接口;
送风管,该送风管上端连接于所述送风接口,且该送风管的管体自末端机空调后侧下行至末端机空调的下侧并向前延伸,相应送风管的送气口向前;
回风管,该回风管的下端连接于进风接口,且回风管上延至给定高度,相应回风口向上;
其中,送风管具有保温层。
可选地,送风口开度可调。
可选地,用于送风口开度调整的结构为送风口具有百叶窗。
可选地,在百叶窗的前侧还设有导流管,以将送风口所送风导引为水平气流。
可选地,送气口与机柜间的最小距离为20~30cm。
可选地,所述给定高度为1.7~2.0m。
可选地,位于末端机空调下侧的送风管部分与末端机空调机下侧间留有隔热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16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