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23526.1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体表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由体表定位器框体和横杆和竖杆组成。框体的内侧面有横槽和纵槽,横槽和纵槽为T型槽,其一端开有一孔,移动杆的两端带有摩擦轮。可让横杆和竖杆在纵槽和横槽上平行移动至任一一位置后不会出现滑动现象并且可以插入框体内和从框体内取出来。因此该体表定位器可移动定位、定位精准且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皮纵膈穿刺活检术、经皮肺穿刺消融术、经皮肺穿刺定位术、经皮纵膈穿刺定位术等介入手术时,为了便于定位肿物的体表位置,通常粘有一体表定位器来辅助定位。现有的一种体表定位器为:将不透X线材质的导丝裁剪成好几段,按照栅栏的形状整齐地排列在塑料薄膜上且粘接在其上面。使用时将其贴在皮肤表面,通过C臂CT240°旋转扫描,获得312幅512×512矩阵图像,采集的三维容积数据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二维重建,得到最薄0.98mm各向同性的二维CT图像,重建的类CT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肿块的位置、形状和范围。使用工作站的测量工具,选择一个最短和最安全的穿刺点,在肿瘤中心与体表穿刺点间画出穿刺路径,测量获得穿刺深度。通过观察计算机图像中穿刺点在定位器上的位置,在体表皮肤的相应位置上用记号笔画点,然后进行穿刺,取出肿物活检标本送病理检验。
在这种体表定位器中,由于其导丝固定在装置上,其导丝的间距直接影响了定位精度,所以其定位精度有限,导致在进行手术时会存在定位误差,因此可能造成穿刺取出的标本错误而导致对疾病的误诊。同时定位器只能一次性使用,使用后丢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定位、定位精度高、能够反复使用的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包括有框体,在所述框体内设有能竖向移动的横杆,以及能横向移动的竖杆,所述的横杆和竖杆交叉形成十字交叉定位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框体上内侧面开有横槽和纵槽,所述横杆通过安装在其两端的摩擦轮卡装在纵槽内,所述竖杆通过安装在其两端的摩擦轮卡装在横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槽和纵槽均为T型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槽和纵槽之间存在高度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槽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使横杆通过第一孔插入至框体的纵槽内;所述纵槽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使横杆通过第二孔插入至框体的纵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杆两端摩擦轮外径部分的形状、尺寸与T型槽相适应;所述竖杆两端摩擦轮外径部分的形状、尺寸与T型槽相适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杆和竖杆为阻碍X光穿透的材质,所述框体为可穿透X光的材质,其上表面内边上镶嵌一条阻碍X光穿透材质的框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框体上表面的内边上设有刻度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杆和竖杆的数量均为两根或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可以移动横杆和竖杆使其形成的交点可以为定位器内任一一点上,通过这个点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所以该体表定位器可进行移动定位且定位精度更高;同时可以将横杆和竖杆从框体上拆卸出来经清洗消毒后可重复使用;通过移动两根或以上的横杆和竖杆来形成多个交点,从而可进行多点同时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的横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人民医院,未经中山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3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自散热式电吹风
- 下一篇:光纤信号放大系统、及光纤线路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