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32679.2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岳宗亚;时莹;孙笑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青岛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B62B5/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马建军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建 施工 便于 使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腔上端的活动板、设置于所述活动板顶部左侧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螺纹柱、设置于所述螺纹柱表面的螺纹套、设置于所述活动板顶部后侧两端的固定座、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滑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机构,用于对需要输送的机械进行定位夹持,以此使机械保持稳定,进而提高了运送机械时的稳定性,进而增强了对技机械的保护能力,通过减震机构,起到了减震的效果,以此避免了在运送建筑机械的过程中由于震动的幅度过大导致该机械出现损坏的情况,进而延长了建筑机械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综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土建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建筑的过程中,时长会将一些辅助建筑机械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使用,然而现有的运输装置因缺乏减震设施,因此在对建筑机械运送的过程中因震动的幅度过大容易对其机械造成损坏,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的运输装置因缺乏减震设施,因此在对建筑机械运送的过程中因震动的幅度过大容易对其机械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其包括,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腔上端的活动板、设置于所述活动板顶部左侧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螺纹柱、设置于所述螺纹柱表面的螺纹套、设置于所述活动板顶部后侧两端的固定座、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滑杆、设置于所述滑杆表面的滑套、设置于所述螺纹套和所述滑套一侧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活动板顶部两侧的夹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两侧前端和后端的滑块;以及,
减震机构,包括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腔底部两侧前端和后端的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腔的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块内腔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块内腔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活动板底部两侧的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底部四角的套管、设置于所述套管内腔的第二弹簧和活动柱,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柱底部的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底部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左侧所述夹持板与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右侧所述夹持板与所述活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柱与所述螺纹套为螺纹连接,且与所述螺纹套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框架内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延伸至滑槽的内腔且与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土建施工用便于使用的避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青岛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华能青岛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32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