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40830.7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5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周奥;王瑶;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觅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J5/02;G01J5/04;F16M11/22;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红外传感器 安装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涉及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该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承载件以及传感器外壳,承载件设置有卡钩;传感器外壳设置有限位卡孔;其中,卡钩与限位卡孔可拆卸卡接以使传感器外壳选择性承载于承载件。通过卡钩和限位卡孔的配合,可以使得该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的安装固定过程较为简便,整体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物联网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物联网是对于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来自于物联网层次模型的感知识别层,发挥感知识别作用的各种传感器之于物联网,就像人的皮肤、眼睛、鼻子、耳朵之于人类一样,帮助设备认识和感受周围的环境。
人体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被动检测人体移动的设备,可以作为物联网最底层的感觉器官,搭载家中的智能设备,实现对人体的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安装固定较为繁琐,不方便。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可使安装固定过程较为简便,整体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可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承载件和传感器外壳;
承载件设置有卡钩;传感器外壳设置有限位卡孔;
其中,卡钩与限位卡孔可拆卸卡接以使传感器外壳选择性承载于承载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钩设置有定位凹槽,传感器外壳对应限位卡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定位凹槽配合以对传感器外壳的承载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凸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钩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钩间隔设置;限位卡孔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卡钩一一对应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卡孔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孔以及小孔,卡钩用于伸入大孔且滑动至小孔后被小孔限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传感器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
限位卡孔设置于第二壳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还设置有开关预留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还包括透镜,透镜设置于第二壳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承载板以及第二承载板,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呈锐角;
卡钩分布于第一承载板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件包括挂板以及双面胶,双面胶设置于挂板的一侧,卡钩分布于挂板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承载件以及传感器外壳,其中,传感器外壳设有限位卡孔,承载件设有用于卡入限位卡孔的卡钩;通过卡钩和限位卡孔的配合,可以使得该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固定结构的安装固定过程较为简便,整体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觅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觅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0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象草覆膜及盖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焊接组合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