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46915.6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2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铭;蒋锦洲;黄克;周新长;叶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2D27/38;E02D3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内衬 防水层 岩石 水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属于构筑物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外周面上粘合有防渗组件,所述防渗组件填充于地基土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的水池、抗浮自重组件、抗浮板以及抗浮锚固件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增强了水池池体的抗拉强度,在避免水泥浇筑形成的水池池体发生开裂而引发渗水的基础上,还有效增加了水池池体底部的稳定性,利用抗浮锚固件之间的排列规律,以及抗浮锚固件的棱锥形结构,通过控制抗浮锚固件埋入土壤的深度,埋入的越深所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进而有效避免了素混凝土层、岩石基层和抗浮板中间区域向上拱起变形过大,导致素混凝土层、岩石基层和抗浮板局部开裂而引发渗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构筑物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
背景技术
水池是用自然形成的装有水的小型坑洼或者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露天水池的修筑量逐渐增多,由于大型水池的底面面积大,其底部受地下水浮力的影响程度较大,随着低下水位的不断升高,在水池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因承担上部载荷的基础层位置变形不协调,致使中间位置处容易向上拱起,进而引发大尺度形变,且水池的防渗性能不良,容易受到地表雨水的侵蚀,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对此方面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由于大型水池的底面面积大,其底部受地下水浮力的影响程度较大,随着低下水位的不断升高,在水池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因承担上部载荷的基础层位置变形不协调,致使中间位置处容易向上拱起,进而引发大尺度形变,且水池的防渗性能不良,容易受到地表雨水的侵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外周面上粘合有防渗组件,所述防渗组件填充于地基土的内侧,所述水池的底部浇筑有抗浮自重组件,所述抗浮自重组件的底部浇筑有抗浮板,所述抗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抗浮锚固件,所述抗浮锚固件、抗浮板和抗浮自重组件均填充于地基土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池包括水池池体,所述水池池体的壁体内嵌入式连接有防水内衬层,所述水池池体内侧的边沿处均设置为倒弧面结构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渗组件包括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优选高吸水性树脂板,所述填充体与水池池体之间涂刷有密封胶,所述填充体顶部对应地基土与水池池体之间的位置处浇筑有水泥土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抗浮自重组件包括岩石基层和铺设在岩石基层上的素混凝土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抗浮锚固件设置为若干个,且相邻两个抗浮锚固件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多个所述抗浮锚固件由所述抗浮板的侧边位置至所述抗浮板的中心位置间距逐渐增大,且多个所述抗浮锚固件由所述抗浮板的侧边位置至所述抗浮板的中心位置间距逐渐减小,所述抗浮锚固件为锥体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池池体、抗浮自重组件、抗浮板以及抗浮锚固件之间通过钢筋锚索形成一体式结构,且所述钢筋锚索的表面喷涂有防腐蚀面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6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温双控的电热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