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48116.2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浩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23Q11/0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2502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差速器 外壳 生产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支撑板一、电机一、转盘一、转轴一、转盘二、翻转柱、底板、电机二、齿轮一、转轴二、齿轮二、支撑板二、电推杆、滑轨、控制板、防滑垫、支撑柱、扇叶、防护罩、储物箱和把手,所述转盘一设于电机一上,所述转轴一设于箱体上,所述转盘二设于转轴一上,所述翻转柱设于转盘一上,所述底板设于翻转柱上,所述齿轮一设于电机二上,所述转轴二设于底板上,所述齿轮二设于转轴二上且与齿轮一啮合设置,所述储物箱插拔连接设于箱体上。本实用新型属于差速器壳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间歇旋转、清除碎屑的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差速器壳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出行必备的叫通过票据,汽车差速器是一个差速传动机构,用来保证各驱动轮在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运动传递,避免轮胎与地面间打滑,因此差速器壳的制作需要机器精细的操作,在差速器壳加工的过程中,存在操作不精确例如打孔的角度有偏差,表面碎屑附着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操作角度有偏差、表面碎屑附着的问题,具体是一种可间歇旋转、清除碎屑的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支撑板一、电机一、转盘一、转轴一、转盘二、翻转柱、底板、电机二、齿轮一、转轴二、齿轮二、支撑板二、电推杆、滑轨、控制板、防滑垫、支撑柱、扇叶、防护罩、储物箱和把手,所述支撑板一设于箱体上,所述电机一设于箱体上且设于支撑板一上方,所述转盘一设于电机一上,所述转轴一设于箱体上,所述转盘二设于转轴一上,所述翻转柱设于转盘一上,所述底板设于翻转柱上,所述电机二设于底板上,所述齿轮一设于电机二上,所述转轴二设于底板上,所述齿轮二设于转轴二上且与齿轮一啮合设置,所述支撑板二设于齿轮二上,所述电推杆设于支撑板二上,所述滑轨设于齿轮二上,所述控制板设于电推杆上且滑动连接设于齿轮二上,所述防滑垫设于控制板上,所述支撑柱设于箱体上,所述扇叶设于支撑柱上,所述防护罩设于箱体上,所述储物箱插拔连接设于箱体上,所述把手设于储物箱上,所述支撑板一起到支撑电机一的作用,所述电机一起到驱动转盘一旋转的作用,所述翻转柱起到转盘一旋转时带动转盘二旋转从而使底板翻转的作用,所述电机二起到驱动齿轮一旋转的作用,所述转轴二起到齿轮一旋转时可以使齿轮二旋转的效果,所述齿轮二起到间歇旋转的作用,所述电推杆起到推动控制板从而夹紧差速器壳的作用,所述滑轨起到控制板滑动更流畅的作用,所述防滑垫起到缓冲差速器壳受力的作用,所述扇叶起到清除差速器壳表面碎屑以及快速降温的作用,所述防护罩起到避免误伤操作人员的作用,所述储物箱起到收集碎屑避免工作台杂乱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一设于箱体和转盘二之间,所述翻转柱设于转盘一和转盘二之间,所述转轴二设于底板和齿轮二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柱与转盘一呈垂直设置,所述转盘一与转盘二呈平行设置,所述齿轮二与底板呈平行设置,所述转轴一与转盘二呈同轴设置,所述转轴二与齿轮二呈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一呈圆柱体设置,所述转盘二呈圆柱体设置,所述翻转柱呈圆柱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呈U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柱设有两组,所述支撑板二设有两组,所述支撑柱设有两组。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操作角度有偏差、表面碎屑附着的问题,具体是一种可间歇旋转、清除碎屑的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差速器外壳生产用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浩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浩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8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