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上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49636.5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6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金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9/00 | 分类号: | B65G29/00;B65H81/00;A61H3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金京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针绕柄机上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上料盘,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位于上料盘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倒凹型架,所述上料盘通过固定轴与倒凹型架转动连接,所述上料盘外壁上贴合设置有弧形片,且弧形片与倒凹型架焊接固定,所述倒凹型架上通过支架焊接有料斗。本实用新型中,该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上料机构,通过上料盘和料斗的设置,可实现对向工作台上的定位槽内自动定时上料,从而极大化的提高了针灸针绕柄机的工作效率,其次上料方式为通过料斗下料到上料盘上开设的针槽内,然后通过上料盘进行输送上料,针槽只可容纳单根针灸针,从而极大化的提高其上料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为便于使用,现有技术中,中医使用的针灸针通常在针体尾部设置有手柄,其中一种常见的手柄设置方式是,以铜丝按螺旋状在针体尾部进行缠绕,形成手柄。绕置时,首先取一定长度的铜丝,将铜丝中部在芯棒上绕制3圈,形成丝环,将丝环置于针体尾部,丝环两侧的铜丝在针体上进行螺旋绕置,在针体上形成手柄,取出芯棒,剪断多余的铜丝并去除铜丝端部的毛刺。
现有的针灸针绕柄机多采用自动化绕柄,但是缺少针灸针上料机构,多采用人工上料,极大化的影响到针灸针绕柄机的加工效率,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上料机构,通过上料盘和料斗的设置,可实现对向工作台上的定位槽内自动定时上料,从而极大化的提高了针灸针绕柄机的工作效率,其次上料方式为通过料斗下料到上料盘上开设的针槽内,然后通过上料盘进行输送上料,针槽只可容纳单根针灸针,从而极大化的提高其上料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多根针灸针同时上料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上料盘,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位于上料盘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倒凹型架,所述上料盘通过固定轴与倒凹型架转动连接,所述上料盘外壁上贴合设置有弧形片,且弧形片与倒凹型架焊接固定,所述倒凹型架上通过支架焊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底端导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底端与上料盘外壁相互贴合,所述上料盘外壁送行开设有针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倒凹型架水平端外壁中心处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固定轴固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架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架关于上料盘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针槽共开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针槽呈环形分布,相邻两针槽之间的间接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处于上料盘的竖直中线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上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上料机构,通过上料盘和料斗的设置,可实现对向工作台上的定位槽内自动定时上料,从而极大化的提高了针灸针绕柄机的工作效率,其次上料方式为通过料斗下料到上料盘上开设的针槽内,然后通过上料盘进行输送上料,针槽只可容纳单根针灸针,从而极大化的提高其上料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多根针灸针同时上料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上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9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腔镜持针器
- 下一篇:一种针灸针绕柄机下料暂存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