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儿骨折护理上肢功能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50852.1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8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桓亚琴;刘琳;常丹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于建元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儿 骨折 护理 上肢 功能 锻炼 装置 | ||
一种小儿骨折护理上肢功能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锻炼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车体,车体上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踏板,车体上设有位于踏板左方的座椅,座椅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大臂板,大臂板右端铰接有左右方向的小臂板,两个小臂板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拉柱,转轴上同轴设有转轮,大臂板位于两个转轮之间,转轮上设有拉绳,拉绳自由端与踏板连接,座椅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位于转轮与大臂板之间,两个支撑板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槽,拉柱插入其对应侧的腰形槽内;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儿骨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儿骨折护理上肢功能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小儿骨科科室内,上肢骨折的患儿在康复初期,医护人员会对患儿的上肢进行康复拉伸锻炼,以实现对长时间的弯曲的手臂进行康复锻炼,而现有的康复锻炼方法大多为医护人员为医护人员使用电动的装置对患儿上肢进行锻炼,但这种方法在科室停电时,就无法对患儿的上肢进行锻炼,耽误对患儿上肢的功能锻炼,从而影响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小儿骨折护理上肢功能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锻炼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车体,车体上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踏板,车体上设有位于踏板左方的座椅,座椅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大臂板,大臂板下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小臂板,两个小臂板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拉柱,转轴上同轴设有转轮,大臂板位于两个转轮之间,转轮上设有拉绳,拉绳自由端与踏板连接,座椅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位于转轮与大臂板之间,两个支撑板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腰形槽,拉柱插入其对应侧的腰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可以在停电的时候,通过患儿向右推动踏板,经大臂板与小臂板带动患儿上肢进行拉伸康复锻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含保护壳的主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车体1,车体1上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踏板2,车体1上设有位于踏板2左方的座椅3,座椅3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大臂板4,大臂板4下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小臂板5,两个小臂板5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前后轴向的拉柱6,转轴上同轴设有转轮7,大臂板4位于两个转轮7之间,转轮7上设有拉绳8,拉绳8自由端与踏板2连接,座椅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9,支撑板9位于转轮7与大臂板4之间,两个支撑板9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腰形槽10,拉柱6插入其对应侧的腰形槽10内。
为了使踏板2在车体1上只能左右滑动,所述的车体1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11,踏板2下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可在滑槽11内滑动的滑块12。
为了对拉绳8的方向进行改变,所述的座椅3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向轮13,拉绳8与转向轮13接触。
为了便于大臂板4及踏板2的复位,所述的拉柱6经左右方向的压簧与支撑板9连接,滑块12经左右方向的弹簧与车体1连接。
为了避免医护人员或患儿被夹伤,所述的座椅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遮挡转轮7、拉绳8的保护壳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未经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50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