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落石缓冲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51835.X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4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毅;孙新坡;庹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华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E02D5/74;E02D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坡落石 缓冲 防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落石缓冲防护系统,属于边坡防护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防护装置对初始动能较大和下抛角度较大的落石的阻拦效果不佳问题,其包括沿边坡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阻挡缓冲单元、减速单元以及落石收集单元,所述阻挡缓冲单元用于将下落速度较快,与坡面角度较大的落石进行能力消减;所述减速缓冲单元用于对沿坡面向下滚落的落石进行再次缓冲减速;所述落石收集单元用于收集进行缓冲减速后的落石,方便后期对进入接石网在的落石集中堆积清理,其目的在于,针对体积较大的落石,降低其下落的速度,防止其对防护网造成较大的冲击,保护路面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落石缓冲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众多大型建设项目的兴起与推进,全国各地的人造边坡越来越普遍,边坡落石治理也日趋突出与迫切。为保证边坡的安全,常在边坡下方布设被动防护网,对岩质边坡上由于风化、雨水或震动造成的落石、滚石及浅层崩坍进行防护,现有的防护网都是金属网、钢绳锚杆进行坡面防护,锚杆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边坡上,时间久了容易松动,且有的体积较大的落石、滚石,下落崩坍速度较快,会对被动防护网产生较大的冲击荷载,容易导致防护网变形或破损,影响防护效果,且进一步破坏了锚杆与边坡的连接,容易导致防护网脱落,更为严重的是,落石下落的速度和角度较大时,直接越过防护网,击打在路面上,造成路面损伤和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落石缓冲防护系统,针对体积较大的落石,降低其下落的速度,防止其对防护网造成较大的冲击,保护路面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边坡落石缓冲防护系统,适用于坡率为1:0.75的坡形槽面,其包括沿边坡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阻挡缓冲单元、减速单元以及落石收集单元,所述阻挡缓冲单元包括数根受力桩,受力桩的底部锚固在边坡上,受力桩的顶部通过拉锚绳进行锚固,相邻受力桩之间设置有缓冲钢网,缓冲钢网的下端与坡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减速缓冲单元包括数根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底端锚固于边坡上,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网,防护网下侧的坡面上还设置有缓冲带;所述落石收集单元由固定于路基旁的三角支撑架和接石网组成,接石网一端固定于三角支撑架顶部,另一端锚固于坡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生动能较高的落石冲击时,先由阻挡缓冲单元的的缓冲钢网对飞溅落石下落能量进行消减;缓冲钢网与坡面配合形成一个类似袋口的结构,控制落石弹跳高度,引导落石通过缓冲钢网下方的空隙中进入减速单元中;再由减速单元的减速带和防护网对落石能量进行进一步消减,降低其滚落的速度;减速单元的另一作用为引导落石滚落至下方的落石收集单元,进入接石网集中堆积清理,减小了后期维护工作量,具有整体的经济优势;尤其适合用作高陡边坡在防护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工况下的滚落石、飞石、滑动的岩土体的防护。
优选的,所述数个受力桩等间距设置且位于边坡同一水平线高度上。
优选的,所述缓冲钢网与坡面之间的间隙高度为0.3-0.8m,缓冲钢网长5m-8m,高0.8m-1.2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且位于斜坡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为倒钩状凸起,其与固定柱形成30-60°的夹角。所述防护网离坡面的高度为50-100cm,凸起与固定柱为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采用该技术方案,在倒钩状凸起作用下增大了固定柱与斜坡本体接触面积,进而让固定柱不会因斜坡上的石头落在防护网内导致固定柱松动。
优选的,所述缓冲带由数个废弃轮胎组成,废弃轮胎下半部预埋进坡面。所述废弃轮胎与坡面的夹角呈70°。采用该技术方案,缓冲带采用废弃的轮胎组成,充分的利用废旧资源,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轮胎本身具有高弹性,耐磨的优点,使用寿命长,对落石的阻挡缓冲效果好,通过与坡面夹角设置呈70°,使落石在与轮胎碰撞后,顺利反弹至防护网上进行减速缓冲,防止落石被轮胎卡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华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华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51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炭防臭记忆坐垫
- 下一篇:一种高密度沉淀池遮阳避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