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面循环返向器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56081.7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4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吉源强;张柯文;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蔡昌伟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面 循环 装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面循环返向器装配结构,属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保持架和返向器,保持架呈环状体,保持架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装配凸台,装配凸台上设置有返向器装配凹;返向装配凹一端呈开口状,返向器装配凹内卡装有返向器。该端面循环返向器装配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对整车的径向空间要求低,且加工制造也相对容易;由于返向器2通过保持架1安装在汽车转向系统的滚珠丝杠副端面,具有便于装配的特点,且在工作时对返向器2形成轴向和周向的定位,可有效避免碰撞产生的异响;解决了外插管式返向器在存在对整车径向空间要求高、件加工相对困难,且零件的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面循环返向器装配结构,属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转向系统中,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都需要滚珠丝杠副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来推动轮胎的转动,从而达到汽车转向的目的。在乘用车转向领域中尤其是一些高端轿车、SUV、皮卡、房车等车型中,普遍应用的是齿条式助力转向器(R-EPS),该齿条式助力转向器是通过电机带动同步带旋转,同步带带动滚珠螺母旋转,滚珠螺母将旋转运动转换成齿条的直线移动,从而完成转向;在商用车领域无论是传统的液压循环球转向系统(RCB)、电液循环球转向系统(i-RCB)还是纯电动循环球转向系统(eRCB)中都用到了滚珠丝杠副,其基本原理是:方向盘的旋转带动滚珠丝杠的旋转,滚珠丝杠的旋转运动通过滚珠的运动转换成滚珠螺母的直线运动,滚珠螺母上的齿条带动转向臂轴的旋转,再通过转向垂臂,转向横拉杆推动轮胎的转动。
目前,在汽车转向系统中,最常用的滚珠丝杠副中的滚珠循环方式主要为外插管式的结构形式。外插管式循环方式在整体结构上存在对整车径向空间要求高,同时,外插管式返向器的零件加工相对困难,并且零件的精度很难保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整车的径向空间要求低,加工制造容易;滚珠在循环返向过程中噪音小,且便于装配的端面循环返向器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端面循环返向器装配结构,包括保持架和返向器,其特征在于:保持架呈环状体,保持架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装配凸台,装配凸台上设置有返向器装配凹;返向装配凹一端呈开口状,返向器装配凹内卡装有返向器,所述的返向器为与返向器装配凹轮廓形状对应的块状体。
所述的返向器上设置有截面呈弧形的回珠滚道,所述的回珠滚道由依次相切的3段圆弧构成,回珠滚道呈L型。
所述的回珠滚道一端的端口上设置有定位凸起。
所述的回珠滚道另一端的端口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导向舌板。
所述的导向舌板经返向装配凹上的开口延伸至返向装配凹外端。
所述的延伸至返向装配凹外端导向舌板两侧的返向器上对称设置支撑挡板。
所述的导向舌板与支撑挡板之间呈高低错落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端面循环返向器装配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对整车的径向空间要求低,且加工制造也相对容易;由于返向器通过保持架安装在汽车转向系统的滚珠丝杠副端面,具有便于装配的特点,且在工作时对返向器形成轴向和周向的定位,可有效避免碰撞产生的异响。解决了外插管式返向器在存在对整车径向空间要求高、件加工相对困难,且零件的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56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液管暂存箱
- 下一篇:一种胰岛素注射笔用储存操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