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道清污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61458.8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3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薛华锋;郑亚飞;霍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5/28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71002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清污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座,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基座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环形齿条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基座固定连接,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一侧设有抽取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扩大清淤面积,并且使用自动化抽取,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河道清污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一部分,具有治理难、治理成本高的难点,尤其是河道内淤泥囤积,导致河道载水量低,河水流动性差,从而加剧了河道的污染,通常的做法是将河水抽干,然后将淤泥挖掘后通过土渣车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填埋,然而随着城镇道路对土渣车的限制,导致该做法成本过高,因此目前对淤泥的处理是在河道附近的一定区域进行围栏,然后将河道内的河水抽干,再利用高压水枪喷射河道内的淤泥,通过抽水泵将冲刷下来的泥水输送至围栏内进行沉降风干。
然而现有的淤泥清理装置的清淤头位置较为固定,清淤范围较小,若想扩大清淤面积,必须靠移动装置或者将别的位置的淤泥推到清淤头处,这种操作方式较为复杂,且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清污处理装置,其具有的优点是:底座的设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基座的设置为第一滑块提供支撑,并且提供第一滑块运动的方向与范围,第一滑块的设置为第二滑块提供运动的方向与范围,第一转轴、安装板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一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定,环形齿条、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设置是为了带动安装板、第一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板运动,进而实现对抽取组件位置的调节,增加抽取组件的抽取范围,增加装置的适用性,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扩大清淤面积,并且使用自动化抽取,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河道清污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所述环形齿条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设有抽取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设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基座的设置为第一滑块提供支撑,并且提供第一滑块运动的方向与范围,第一滑块的设置为第二滑块提供运动的方向与范围,第一转轴、安装板的设置是为了对第一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定,环形齿条、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设置是为了带动安装板、第一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板运动,进而实现对抽取组件位置的调节,增加抽取组件的抽取范围,增加装置的适用性,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扩大清淤面积,并且使用自动化抽取,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抽取组件包括抽淤泵,所述抽淤泵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抽淤泵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抽淤泵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固定连接有清淤头,所述清淤头一侧设有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取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抽取,在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外部储存处理设备,可以对抽取出来的淤泥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614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循环三效蒸发器
- 下一篇:一种散热功能好的电缆分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