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丝剔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62660.2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1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房燮波;胡尧杰;李文兵;胡哲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裕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00 | 分类号: | D01D10/00;D01D1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莫梦婷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剔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丝剔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组并排布置的夹丝棒(2),两组所述的夹丝棒(2)之间具有用于供丝束通过的夹缝(220),将丝束中正常纺丝的外径记为D1,将丝束中报废纺丝的外径记为D2,将夹缝(220)的宽度记为W,D1、D2和W的关系满足:D1<W<D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废丝剔除器加工和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纺丝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废丝剔除器。
背景技术
在三维纺丝时行业内存在“老大难”问题,纤维越细,越容易产生断头,因而造成硬丝。原来传统的卷绕面板,是从油轮到转子再到七辊牵引最后到喂入轮;这种生产方式一旦有硬丝产生很难及时发现和剔除;另外卷绕工人不定时检查的偶然性强,也不容易剔除硬丝。
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213946.1(公布号为CN103243398A)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捕丝器》公开了一种捕丝器,该捕丝器内设有两块海绵,让卷绕丝束从两块海绵间通过,这样可以有效清理卷绕丝束中的硬丝、并丝、气泡丝、柱头丝等,大幅度降低卷绕生产中因此而发生断头和绕棍现象,提高化纤产品品质和制成率,降低成品中疵点含量。此外,该捕丝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但是上述方案中,一方面,捕丝器在启动或关闭时需要操作上下壳体关闭或打开,加工复杂,操作麻烦;另一方面,海绵容易在捕丝过程中发生损坏,使用寿命短,不要经常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加工和操作简单的废丝剔除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废丝剔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丝剔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组并排布置的夹丝棒,两组所述的夹丝棒之间具有用于供丝束通过的夹缝,将丝束中正常纺丝的外径记为D1,将丝束中报废纺丝的外径记为D2,将夹缝的宽度记为W,D1、D2和W的关系满足:D1<W<D2。
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每组所述的夹丝棒包括有支撑棒以及沿支撑棒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陶瓷条,两根所述的支撑棒并排布置,且两根支撑棒相对的两侧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夹缝的间隙,两根所述的陶瓷条分别位于两根所述支撑棒相对的两侧壁上,且两根陶瓷条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夹缝。
为了避免间隙影响正常纺丝的通过,所述间隙至少有局部的宽度沿丝束的移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的陶瓷条位于宽度值最小的间隙处。
为了避免报废纺丝堆积在间隙中,所述间隙的宽度沿丝束的移动方向自入口向出口逐渐增大,所述的陶瓷条位于所述间隙的入口处。
为了避免丝束通过时接触支撑棒,对支撑棒造成磨损,所述陶瓷条的横截面呈L形,且该陶瓷条包裹在对应支撑棒的侧缘处。
为了方便支撑棒的固定,还包括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棒的第一端连接在该安装座上。
为了方便报废纺丝的取出,所述间隙靠近支撑棒第二端处的宽度沿支撑棒的延伸方向自内向外逐渐增大而形成有外扩口。
为了方便引导丝束进出夹缝,各所述支撑棒靠近第二端处相对的两侧壁上具有圆弧面,两根支撑棒的圆弧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外扩口。
为了实现支撑棒在安装座上的固定,所述支撑棒的第一端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对应地,所述的安装座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应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的支撑棒和安装座之间通过将紧固件依次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进行固定。
为了便于工人及时发现处理,所述夹丝棒的下方设有警报器,该警报器具有红外探头,该红外探头朝向通过夹缝后的丝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裕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裕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62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扁平排线
- 下一篇:一种院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