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箱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81314.9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2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丹;封高帆;甄帅;郎晓坡;陈斌;刘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6 | 分类号: | B23B5/16;B23B2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高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9 | 代理人: | 李世平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箱管孔端部倒 圆弧 装置 | ||
一种用于管箱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的装置,刀杆的下部设置通槽,刀杆的下端外周设置轴承,轴承与刀杆之间设置螺钉组件,通槽内设置一对刀体,一对刀体的上端与刀杆之间设置定位销,一对刀体的下端设置一对凹槽,一对凹槽与一对刀体之间构成一对刀仓,一对刀仓内设置一对刀片,一对刀片与一对刀仓之间贯穿一对刀片之间设置一对连接件;能够保证刀杆带动刀体和刀片穿过被加工工件的丝堵孔底孔进入到待加工部位,通过在刀杆的下端设置轴承,能够在加工时对刀体和刀片进行定位,有效的解决了差值较小的丝堵孔底孔与管孔在进行端部倒R圆弧坡口时,传统的刀具无法加工、刀具制作难度较大、制作完成后平面度较差、加工圆弧坡口深浅不一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冷器管束丝堵管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管箱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的装置。
背景技术
空冷器管束丝堵管箱焊接完成后,在进行管孔及丝堵孔的加工过程中,设计要求管箱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在进行管箱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加工时,需要刀具穿过被加工工件的丝堵孔底孔进入到待加工部位,由于丝堵孔底孔与管孔两者差值较小,传统的刀具无法加工,刀具制作难度较大;且丝堵管箱属于焊接件,制作完成后平面度较差,在加工中心加工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由于定位不准会出现加工圆弧坡口深浅不一等问题;因此,怎样解决空冷器管束丝堵管箱焊接完成后,差值较小的丝堵孔底孔与管孔在进行端部倒R圆弧坡口时,传统的刀具无法加工、刀具制作难度较大、制作完成后平面度较差、加工圆弧坡口深浅不一等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用于管箱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管箱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的装置,通过在通槽内转动设置刀体,在加工时,能够保证刀杆带动刀体和刀片穿过被加工工件的丝堵孔底孔进入到待加工部位,通过在刀杆的下端设置轴承,能够在加工时对刀体和刀片进行定位,保证刀杆始终在被加工工件的底孔和管孔的轴心线上旋转,有效的解决了空冷器管束丝堵管箱焊接完成后,差值较小的丝堵孔底孔与管孔在进行端部倒R圆弧坡口时,传统的刀具无法加工、刀具制作难度较大、制作完成后平面度较差、加工圆弧坡口深浅不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箱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的装置,是由:刀杆、通槽、轴承、刀体、定位销、刀仓、刀片、垫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内六角沉头螺钉构成;圆杆形的刀杆的下部贯穿刀杆的轴心线设置水平向的通槽,刀杆的下端外周设置轴承,轴承与刀杆之间设置螺钉组件,所述的通槽内的上部对称设置一对刀体,一对刀体的上端与刀杆之间贯穿刀杆设置定位销,一对刀体的下端中部设置一对圆形的凹槽,一对凹槽与一对刀体之间构成一对刀仓,一对刀仓内设置一对圆片形的刀片,一对刀片的外缘均位于一对刀体的下端外部,一对刀片与一对刀仓之间贯穿一对刀片设置一对连接件,所述的一对刀体的长度均大于通槽的高度,一对刀体的上端通过定位销与刀杆转动连接,一对刀体的下端透过通槽两侧的通口,一对刀体带动一对刀片以定位销为轴心在通槽内做弧线运动。
所述的螺钉组件的结构为:刀杆的下端面中心垂直设置螺纹盲孔,轴承的下端面中心设置圆环形的垫片,螺纹盲孔内贯穿垫片的中心和轴承的中心螺接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所述的连接件采用内六角沉头螺钉。
所述的一对刀体的上端均为圆弧形,一对刀体的下端中部向外凸起。
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并操纵摇臂钻床,锥柄带动刀杆旋转,刀杆带动刀体和刀片穿过丝堵孔底孔向工件的待加工部位靠近,同时刀杆通过定位销带动刀体以刀杆为轴线水平转动,当刀体与待加工部位接触时,刀体以定位销为轴心向上转动,当一对刀体构成一条水平直线后,刀片接触工件,刀杆通过定位销带动刀体以刀杆为轴线水平转动,开始切削过程,完成对管孔端部倒R圆弧坡口加工操作;完成切削后,刀体向上移动,刀体向刀杆内收缩,刀杆带动刀体和刀片穿过丝堵孔底孔移动到工件外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1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临床输液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弹性高负载PU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