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83388.6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4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廷凯;隗收;王丹辉;李莹莹;应慧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E04G17/075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黄素萍 |
地址: | 310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模板 加固 | ||
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完全相同的单杆夹具,所述单杆夹具包括一体成型的弯曲卡夹和镂空边,弯曲卡夹位于镂空边的末端;四组单杆夹具交叠设置并通过弯曲卡夹闭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单杆夹具均为一体式结构,各个单杆夹具完全相同,方便使用和更换,降低施工成本。单杆夹具的端部采用矩形单弯曲可调式弯曲卡夹,正好可以与夹具平稳吻合,一方面确保了模板加固器的水平方向在同一平面上,而且也确保了相邻夹具两者的连接稳定。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矩形柱及异形柱模板的加固,通过多组单杆夹具的拼合来形成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器。
背景技术
在建设施工中,矩形柱和方形柱是我们常见施工构件,目前施工规范日趋严格,如何在施工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尺寸的准确对我们施工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目前的施工技术中,新型方圆扣加固体系已经代替传统的钢管扣件式加固体系。新型方圆扣加固体系,其由方圆单弯曲可调式紧固夹具和斜铁组成,均采用8.0型标准钢材质制成。使用时先将下面对立放置两块间隔托板,然后将四个方圆单弯曲可调式紧固夹具首尾相连放在间隔托板上面,再将加固斜铁依次放置在夹具的空心槽中,通过用锤子依次敲击斜铁进行加固模板,同时也利用斜铁控制方柱的尺,最后取出间隔托板,错位放置在刚安装好的夹具上,准备下一道夹具安装。
但是其方圆扣存在一定问题:
1、通过人工锤砸将斜铁砸进空心凹槽固定夹具时的确能起到加固作用,但是锤砸控制程度无法掌控,对整个形状的尺寸存在偏差,同时相对比电动,人工施工效率低。
2、方圆扣依托间隔托板,间隔托板起到支托上层夹具安装和控制竖向间距的作用。采用间隔托板协助下一道安装,因此安装时必须从下往上安装顺序进行。
3、安装下一道夹具时,方圆扣锤打斜铁的力通过间隔板传到下一层,不仅使下一层夹具受到向下力,使其位置偏下移动,竖向间距造成误差,而且也有可能使下一层斜铁松动,加固效果减弱,水平方向尺寸造成误差。同时锤打的力可能影响脱落模板与绑扎钢筋连接的支架,钢筋保护层厚度造成偏差的问题。
4、方圆扣加固体系所需材料较多,单个小型斜铁不容易保存,容易丢失。可调式紧固夹具和斜铁重量较沉,存放和携带均不方便。
因此现有技术中使用方圆扣和斜铁仍然存在施工效率和精确度不高的问题,传统的加固器没有刻度标记,无法马上判断模板的尺寸,而且安装施工时需要多人协助,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背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的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器,本实用新型施工效率高、安全、经济、适用范围广。
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器,包括四组完全相同的单杆夹具,所述单杆夹具包括一体成型的弯曲卡夹和镂空边,弯曲卡夹位于镂空边的末端;四组单杆夹具交叠设置并通过弯曲卡夹闭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单杆夹具通过弯曲卡夹卡固在另一单杆夹具的镂空边上,四组单杆夹具依次垂直连接,并通过挡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镂空边上设有长条孔,挡板能够在长条孔内水平移动。挡板用于锁紧四组单杆夹具的连接,保持模板加固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挡板包括上下平行的两个挡块和横板,挡块相对设置并对称连接在横板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个挡块分别对称设置在镂空边的正面和背面,横板卡接在长条孔内,所述挡板通过横板在镂空边的长条孔内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横板的外侧设有不贯穿孔,不贯穿孔内设有螺杆,螺杆一端固定在横板内的不贯穿孔内,另一端水平穿出长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3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