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扁套筒的冲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86438.6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戴兴仁;叶玲;汪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黄山中友链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2 | 分类号: | B21D28/02;B21D28/04;B21D28/14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245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扁套筒的冲切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面前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一端均穿过工作台侧壁并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端与其中一根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外壁还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顶端固定有下模座,下模座顶面两侧均贯通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壁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内侧均固定有下模。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设计合理,装置运行稳定,对双扁套筒的冲切效率高,从而为双扁套筒的批量高效加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扁套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扁套筒的冲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内的链条行业中,输送链大多的套筒结构是扁向套筒,此结构能防止套筒的松散转动,有效延长链条的使用寿命,所以对扁向套筒的高质量加工尤为重要。
现有的扁向套筒加工方法多采用铣床铣扁,其扁向套筒铣制速度慢,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扁向套筒加工的效率,所以研究一种双扁套筒的冲切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扁套筒的冲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扁套筒的冲切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面前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一端均穿过工作台侧壁并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端与其中一根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外壁还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顶端固定有下模座,下模座顶面两侧均贯通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壁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内侧均固定有下模,所述工作台顶面两侧均贯通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下侧均设置有收集皿,工作台顶面中部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气缸,气缸输出端穿过安装架顶面并固定有上垫板,上垫板底面焊接有上模座,上模座底面中心位置固定有上模。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面后端两侧均固定有原料放置组件,原料放置组件包括放置皿,放置皿两侧内壁固定有分隔板,且分隔板设有多块并均匀分布在放置皿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设有两个并分布在工作台顶面前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出料孔中心与下模中心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且出料孔直径大于下模模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均设有两个并分布在下模座底面两侧位置,下模底端与工作台顶面贴合设置,且下模置于前后侧所述安装块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中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设计合理,装置运行稳定,对双扁套筒的冲切效率高,从而为双扁套筒的批量高效加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两个下模,在冲切时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实现下模座位置的不断切换,从而实现双扁套筒上下料和冲切同时进行,进而大大提高了双扁套筒加工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顶面后端两侧均固定有原料放置组件,从而便于双扁套筒实现双侧投料作业,进而为双扁套筒的高效冲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扁套筒的冲切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扁套筒的冲切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扁套筒的冲切装置中下模座的正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黄山中友链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黄山中友链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6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科手柄线防折叠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自供能海上移动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