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的智能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88409.3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4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辉;罗辉;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硕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4 |
代理公司: | 金华婺道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3 | 代理人: | 陈潇缙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智能 供电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池包的智能供电系统,属于电池包领域,包括电池包一、电池包二、继电器、控制芯片、检测电路一和检测电路二,所述电池包一和电池包二并联,在启动时,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检测电路一内的电阻R9和电阻R12检测电池包一的电压值,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检测电路二内的电阻R18和电阻R19检测电池包二的电压值,控制芯片对电池包一和电池包二的电压值进行比对,控制芯片控制继电器将电压值高的电池包接通电器作为电源供电,待此供电电池包放完电后,控制芯片控制继电器切换接入另一个电池包作为电源对电器供电,使两个电池包都能完全放电,充分发挥两个电池包的效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包的智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直流电源工具,例如吸尘器,大都只有一个电池包作为供电电源,电池包给吸尘器内的电机供电使电机运行,吸尘器用于吸尘,对于大功率电器,一个电池包的连续工作时间往往不够。为了提高机器的续航时间,很多机器会配置两个或多个电池包对大功率电器进行供电。一般做法是将各个电池包串联供电以提高电压获得同样功率下较小的放电电流从而增加机器的使用时间。
但是各个电池包串联会有以下不便处:1、当只有一个电池包时机器不能工作;2、当各个电池包电压有较大差异时放电时间会明显减小,电压高的电池包不能完全放电;3、当各个电池包容量不一时,则放电只能是低容量的电池包充分发挥。
为此需要设计一款能让每个电池包都能完全放电,最大限度发挥电池包的性能以增加续航时间,并且在电池包只有一个时也能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包的智能供电系统使两个电池包都能完全放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电池包的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一、电池包二、继电器、控制芯片、检测电路一和检测电路二,所述电池包一和电池包二并联;
检测电路一,检测电池包一电压,包括串联的电阻R9和电阻R12,电阻R9和电阻R12的中间节点接入控制芯片,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电池包一的正极,电池包一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1基极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基极接入控制芯片,设有电阻R5一端连接在电池包一正极和三极管Q1集电极的中间节点上,电阻R5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6和三极管Q1基极的中间节点上;
检测电路二,检测电池包二电压,包括串联的电阻R18和电阻R19,电阻R18和电阻R19的中间节点接入控制芯片,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电池包二的正极,电池包二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3基极连接电阻R17,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4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基极接入控制芯片,设有电阻R14一端连接在电池包二正极和三极管Q3集电极的中间节点上,电阻R14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17和三极管Q3基极的中间节点上;
控制芯片,启动时比较通过检测电路一和检测电路二检测的电池包的电压值,并控制继电器接通其中一个电压值高的电池包作为电源对电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电池包一包括热敏电阻一,热敏电阻一连接控制芯片,热敏电阻一和控制芯片的中间节点上连接有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独立电压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热敏电阻一为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电池包二包括热敏电阻二,热敏电阻二连接控制芯片,热敏电阻二和控制芯片的中间节点上连接有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连接独立电压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热敏电阻二为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硕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硕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8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