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机辊系的支撑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90997.4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9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常荣波;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荣豪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9/00 | 分类号: | B21B29/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马天顺;李凤岐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支撑 结构 | ||
一种轧机辊系的支撑辊结构,包括支座1和支撑辊2,所述支撑辊2由支撑轴2‑1及套装在支撑轴2‑1上的若干套筒2‑2组成,所述支撑轴2‑1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支撑板2‑3间隔支撑在支座1中,且支撑板2‑3与支座1固定连接,并使每个套筒2‑2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板2‑3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点支撑结构提高了支撑辊的刚性,减少了支撑辊的横向扭动和振动以及纵向串动,从而提高了轧机辊系的工作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带材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机辊系的支撑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带材的轧制都是采用多辊轧机进行作业,为了提高精度和稳定性,现有轧机的辊系结构庞大,轧辊的传动、控制及调整机构非常复杂,导致产品原料和成品厚度覆盖面窄,生产功耗大。特别是轧制过程中辊系间存在扭动,使传动累计误差无法有效的消除,使得轧制出的带材薄厚不均,同一生产条件下,卷带的横向、纵向公差跳动幅度大,产品精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支撑辊系传动辊的支撑辊存在轴向串动和横向扭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辊系的支撑辊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机辊系的支撑辊结构,包括支座和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由支撑轴及套装在支撑轴上的若干套筒组成,所述支撑轴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支撑板间隔支撑在支座中,且支撑板与支座固定连接,并使每个套筒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
所述支座为U型结构,所述支撑板竖直固定在所述U型结构中。
所述支撑轴上套装有若干轴承,并使每个轴承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套筒套装在对应的轴承上,且可绕轴承自由转动。
所述轴承为滑动轴承。
所述支撑轴内设有轴向油路和与轴向油路相通的若干径向油路,且若干径向油路的末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套筒与轴承的滑动面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点支撑结构提高了支撑辊的刚性,减少了支撑辊的横向扭动和振动以及纵向串动,从而提高了轧机辊系的工作精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U支撑结构,新颖独特,刚性好,强度高,且润滑系统简单可行,保证了支撑辊的灵活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布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轧机辊系的支撑辊结构,包括支座1和支撑辊2,所述支撑辊2由支撑轴2-1及套装在支撑轴2-1上的若干套筒2-2组成,所述支撑轴2-1通过套装并固定在其上的支撑板2-3间隔支撑在支座1中,且支撑板2-3与支座1固定连接,并使每个套筒2-2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板2-3之间。
所述支座1为U型结构,所述支撑板2-3竖直固定在所述U型结构中。所述支撑轴2-1上套装有若干轴承2-4,并使每个轴承2-4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板2-3之间,所述套筒2-2套装在对应的轴承2-4上,且可绕轴承2-4自由转动。
所述轴承2-4为滑动轴承。所述支撑轴2-1内设有轴向油路2-5和与轴向油路2-5相通的若干径向油路2-6,且若干径向油路2-6的末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套筒2-2与轴承2-4的滑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荣豪钛业有限公司,未经宝鸡市荣豪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0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拍器
- 下一篇:一种轧机辊系的背衬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