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93431.7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3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代苏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建设(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3/28;F28D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汉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2 | 代理人: | 葛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交替层层堆叠,第一换热板的横截面大致呈锯齿状以形成进风通道,第二换热板的横截面大致呈锯齿状以形成出风通道,进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与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每个进风通道的顶端为圆弧面,每个出风通道的顶端为圆弧面,进风通道上涂覆有相变微胶囊涂层,出风通道上涂覆有相变微胶囊涂层。本实用新型中的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的顶端为圆弧面,如此可以减小气体流通的阻力,使得空气流通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在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内涂覆有相变微胶囊涂层,相变微胶囊涂层可存储热量,因此能减少能源消耗,实现更佳的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风系统逐渐应用于住宅中以解决空气污染和节能的问题,全热交换器作为新风系统的一部分,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回收装置,通过回收排气中的余热对引入空调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在新风进入室内或空调机组的表冷器进行热湿处理之前,降低(增加)新风焓值。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负荷,节省空调系统能耗和运行费用,有效地解决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与空调节能之间的矛盾,在空调系统节能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是:产品工作时,室内排风和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换热器芯体时,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
但目前的全热交换器的风道结构进风和出风存在一定的阻力,且热交换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交替层层堆叠,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横截面大致呈锯齿状以形成容许气流通过多个一字排开的进风通道,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横截面大致呈锯齿状以形成容许气流通过多个一字排开的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每个所述进风通道的顶端为圆弧面并且与所述进风通道的两侧壁顺滑连接,每个所述出风通道的顶端为圆弧面并且与所述出风通道的两侧壁顺滑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板于形成所述进风通道的内侧面上涂覆有相变微胶囊涂层,所述第二换热板于形成所述出风通道的内侧面上涂覆有相变微胶囊涂层。
优选的,所述进风通道的顶端粘贴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形成所述圆弧面并且与所述进风通道的两侧侧壁顺滑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通道的顶端粘贴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形成所述圆弧面并且与所述出风通道的两侧侧壁顺滑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风通道的入口设置有过滤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在所述进风通道的入口处依次设置的第一级过滤网和第二级过滤网。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级过滤网上设置有净化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均采用纤维纸制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热交换器的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的顶端为圆弧面,如此可以减小气体流通的阻力,使得空气流通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热交换器在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内涂覆有相变微胶囊涂层,相变微胶囊涂层可存储热量,因此能减少能源消耗,实现更佳的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热交换器在进风通道的入口设置有过滤结构,从而可以对空气中的颗粒、灰尘等污染物进行拦截,进而提高输入空气的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建设(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建设(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3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