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壳体用的镭雕打黑表面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94093.9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7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泰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52 | 分类号: | B23K26/35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薛胜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壳 体用 打黑 表面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壳体技术领域,公开了电脑壳体用的镭雕打黑表面处理设备,包括装置本体和设置在装置本体一侧的输送设备,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脑控制器,装置本体上端设置有机台控制面板和振镜,且机台控制面板一侧设置有显示器,将未加工的产品放置到移动平台设置的置放槽内部,随后通过机台控制面板进行启动,移动平台通过与X向移动轴和Y向移动轴的配合进行位置调整,同时振镜发出雷射对移动平台内部的产品进行雷射加工,利用雷射对电脑壳体上的阳极层进行厚度上的消减,因电脑壳体表面阳极层厚度上的不同,出现色差来显示想加工的圆形,加工后的电脑壳体表面保留着阳极层,不会出现氧化生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壳体技术领域,具体为电脑壳体用的镭雕打黑表面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电脑壳体表面都需经过各式各样的表面处理加工,一般表面处理最常见的为阳极染色,电脑壳体表面经阳极后能达到防生锈和视觉美观的效果。
壳体表面存在阳极层的薄膜,此阳极层能保护电脑壳体表面与空气隔绝达到防锈效果,但此时就无法对电脑壳体表面进行其他表面处理工作,包括圆形染色,因为其他的表面处理工作会损坏阳极层,当阳极层存在时,也会导致圆形上色失败的结果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电脑壳体用的镭雕打黑表面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脑壳体用的镭雕打黑表面处理设备,包括装置本体和设置在装置本体一侧的输送设备,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脑控制器,装置本体上端设置有机台控制面板和振镜,且机台控制面板一侧设置有显示器,通过打薄阳极层,来进行圆形上色,不会破坏电脑壳体的防锈功能,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脑壳体用的镭雕打黑表面处理设备,包括装置本体和设置在装置本体一侧的输送设备,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脑控制器,装置本体上端设置有机台控制面板和振镜,且机台控制面板一侧设置有显示器;
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设置在装置本体上端的Z向移动轴,以及设置在装置本体上侧面的偏移组件和设置在偏移组件上侧面的移动平台,Z向移动轴与振镜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偏移组件包括设置在装置本体上侧面的Y向移动轴和设置在Y向移动轴上端的X向移动轴。
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开设在移动平台内部的置放槽,以及活动设置在置放槽内壁的第一夹持条和开设在置放槽内部的第一隐藏槽,移动平台还包括开设在移动平台内部的第二隐藏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隐藏槽包括设置在第一隐藏槽内部的输送架,以及设置在输送架内部的输送带,输送架设置两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隐藏槽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隐藏槽底部的升降柱,以及设置在输送架内部的驱动电机,升降柱一端与输送架下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隐藏槽和第二隐藏槽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第一隐藏槽的宽度大于第二隐藏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条包括设置在第一夹持条一侧的伸缩杆,以及卡合设置在第一夹持条内部的第二夹持条和设置在第二夹持条内部的弹簧导柱,弹簧导柱一端与第一夹持条内壁相连接,伸缩杆一端与移动平台内壁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泰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广泰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4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